卷一 温疫
<目录>卷一
<篇名>温疫
属性:章 七十岁 温热发斑,咽痛。 生石膏(一两) 人中黄(二钱) 苦桔梗(六钱) 知母(四钱) 射干(三钱) 芥穗(二钱) 元 钱) 苇根、白茅根煎汤,煮成四碗,日三服,夜一服。 温斑三日,犹然骨痛,胸痛,咽痛,肢厥,未张之秽热尚多,清窍皆见火疮,目不欲开 ,脉 弦数而不洪,口干燥而不渴。邪毒深居血分,虽有药可治,恐高年有限之阴精,不足当此燎 原之势,又恐不能担延十数日之久,刻下趁其尚在上焦,频频进药,速速清阳。再以芳香透 络逐秽,俾邪不入中下焦,可以望愈。 约二时间服紫雪丹二分,宣泄血络之秽毒。 连翘(一钱) 银花(一钱) 犀角(五分) 薄荷(三分) 牛蒡子(一钱,炒研) 丹皮(五 分) 人中黄(三分) 桔梗(一钱) 白茅根(五分) 元参(一钱) 郁金(四分) 藿香梗(五分) 炒 黄芩(三分) 芥穗(三分) 马勃(三分) 苇根(五分) 射干(五分) 周十二时八帖。 照前方加金汁五匙,仍周十二时服八帖。 照前方加犀角三分,黄连三分,炒枯,仍周十二时八帖。 邪有渐化之机,但心火炽盛,阴精枯而被烁,当两济之。 犀角(一两,先煎) 银花(六钱) 生白芍(六钱) 细生地(八钱) 连翘(六钱) 麦冬( 一两 ,连心) 黄连(四钱,先煎) 丹皮(一两) 生甘草(四钱) 白茅根(五钱) 鲜荷叶(四钱) 煮成四碗,分四次服。 仍用前药一帖,先煮半帖,约八分二杯,除先服昨日余药一碗外,晚间服此二碗,余药 明早煮成,缓缓服之。 如前日法,邪去八九,收阴中兼清肺胃血分之热而护津液。 生白芍(六钱) 大生地(一两) 沙参(三钱) 炙草(三钱) 柏子霜(三钱) 火麻仁( 三钱) 麦冬(八钱) 白茅根(五钱) 八分三杯,三次服。 里热甚,胸闷骨痛,必须补阴而不宜呆腻。 生白芍(四钱) 沙苑子(二钱) 细生地(五钱) 沙参(三钱) 麦冬(五钱) 柏子霜(三 钱) 冰糖(二钱) 广皮炭(钱半) 王 三十八岁 五月初十日 温热系手太阴病,何得妄用足六经表药九帖之多。即以《 伤寒 论》自开辟以来,亦未有如是之发表者。且柴胡为少阳提线,经谓少阳为枢,最能开转三阳 者。今数数用之,升提太过,不至于上厥下竭不止。汗为心液,屡发不已,既伤心用之阳, 又伤心体之阴,其势必神明内乱,不至于谵语颠狂不止也。今且救药逆,治病亦在其中。温 病大例四损重逆难治。何谓四损?一曰老年真阳已衰,下虚阴竭;一曰婴儿稚阴稚阳未充; 一曰产妇大行血后,血舍空虚,邪易乘虚而入;一曰病久阴阳两伤。何谓重逆?《玉函经》 谓∶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犯逆药至九帖之多,岂止重逆哉!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薄荷(八分) 麦冬(八钱) 丹皮(五钱) 桑叶(三钱) 元参 (五钱) 细生地(五钱) 羚羊角(三钱) 辛凉芳香甘寒法,辛凉解肌分发越太过之阳,甘寒定骚扰复丧失之阴,芳香护膻中,定 神明之内乱。 十一日 过服辛温,汗出不止,神明内乱,谵语多笑,心气受伤,邪气乘之,法当治以 芳香。 紫雪丹(五钱) 每服一钱。其汤药仍服前方,日二帖。 十二日 《灵枢》温热论曰∶狂言失志者死。况加以肢厥,冷过肘膝,脉厥六部全无, 皆大 用表药,误伤心阳,致厥阴包络受伤之深如是。现下危急之秋,只有香开内窍,使锢蔽之邪 ,一齐涌出方妙。且喜舌苔之板者已化,微有渴意,若得大渴,邪气还表,脉出身热,方是 转机。即于前方内加犀角三钱,如谵语甚,约二时辰,再服紫雪丹一钱。 十三日 肢厥脉厥俱有渐回之象,仍服前方二帖。晚间再服紫雪丹一钱,牛黄丸一粒。 明早有谵语,仍服紫雪丹一钱,不然不必服。 十四日 厥虽回而哕,目白睛,面色犹赤。 连翘(二钱) 元参(五钱) 丹皮(三钱) 银花(二钱) 麦冬(五钱) 犀角(一钱) 细生 地(五钱) 石膏(三钱) 羚羊角(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五日 即于前方内加∶ 柿蒂(六钱) 黄芩(二钱) 郁金(三钱) 日二帖。 十六日 诸症悉减,但舌起新苔,当防其复。 连翘(二钱) 元参(三钱) 丹皮(二钱) 银花(二钱) 麦冬(三钱) 犀角(五分) 黄芩 (二钱) 郁金(二钱) 牛蒡子(二钱) 柿蒂(二钱) 细生地(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谢 五月初三日 酒客脉象模糊,苔如积粉,胸中郁闷,病势十分深重,再舌苔刮白, 大便昼夜十数下,不惟温热,且兼浊湿,岂伤寒六经药可治。 连翘(钱半) 滑石(三钱) 郁金(二钱) 银花(二钱) 藿香(二钱) 生苡仁(三钱) 杏 仁(三钱) 黄连(钱半) 豆豉(二钱) 薄荷(一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四日 温病始终以护津液为主,不比伤寒以通阳气为主。 连翘(三钱) 黄芩(二钱) 桑叶(三钱) 甘草(八分) 麦冬(五钱) 银花(三钱) 薄荷 (一钱) 豆豉(二钱) 黄连(二钱) 滑石(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五日 旧苔已退,新苔又出,邪之所藏者尚多。脉象之模糊者,较前稍觉光明。 连翘(三钱) 麦冬(四钱) 通草(八分) 银花(三钱) 薄荷(八分) 天花粉(三钱) 桑 叶( 二钱) 滑石(三钱) 黄芩(二钱) 杏仁(三钱) 藿香叶(八分) 黄连(二钱) 鲜芦根(三钱 ) 初六日 脉洪,舌滑而中心灰黑,余皆刮白,湿中秽浊,须重用芳香。 连翘(三钱) 荷叶边(二钱) 豆豉(三钱) 银花(二钱) 通草(钱半) 郁金(三钱) 薄 荷(一钱) 滑石(五钱) 藿香(三钱) 黄芩(二钱) 芦根(五钱) 黄连(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七日 温病已有凉汗,但脉尚数而协热下利不止。议白头翁汤法。 白头翁(五钱) 生白芍(二钱) 秦皮(三钱) 黄芩(三钱) 黄连(三钱) 初八日 热邪虽退,而脉仍未静,尚有余热未清。大泄十余日,大汗一昼夜,津液丧亡 已多 ,不可强责小便。再胃之上脘痛,有责之阳衰者,有责之痰饮者,有责之液伤者。兹当热邪 大伤津液之后,脉尚未静,犹然自觉痰粘,断不得作阳衰论。且阳衰胸痹之痛,不必咽津 而后痛也。与甘苦合化阴气法,既可以保胃汁,又可以蓄水之上源,得天水循环,水天一气 ,自然畅流。 麦冬(六钱) 炙草(三钱) 大生地(五钱) 火麻仁(三钱) 生牡蛎(五钱) 黄连(一 钱) 炒黄芩(一钱) 沙参(三钱) 象贝母(二钱) 煮三碗,三次服。渣煮一碗,明早服。 初九日 即于前方内加∶ 丹皮(三钱) 赤芍(三钱) 初十日 肺脉独大,仍渴思凉。 连翘(三钱) 知母(二钱) 银花(三钱) 桑叶(三钱) 黄芩(二钱) 杏仁(三钱) 生甘 草(一钱) 石膏(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一日 左关独大,仍喜凉物,余热未清,小便赤,用苦甘法。 黄连(一钱) 知母(二钱) 黄芩(二钱) 生草(一钱) 丹皮(五钱) 细生地(二钱) 桑 叶(三钱) 赤芍(二钱) 木通(二钱) 麦冬(二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长氏 二十二岁 温热发疹,系木火有余之证,焉有可用足三阳经之羌防柴葛,诛伐无 过之理,举世不知,其如人命何?议辛凉达表,非直攻表也∶芳香透络。非香燥也。 初四日 连翘(六钱) 银花(八钱) 薄荷(三钱) 桔梗(五钱) 元参(六钱) 生草(二钱) 牛蒡 子(五钱) 黄芩(三钱) 桑叶(三钱) 为粗末,分六包,一时许服一包,芦根汤煎。 初五日 温毒脉象模糊,舌黄喉痹,胸闷渴甚。议时时轻扬,勿令邪聚方妙。 连翘(八钱) 银花(一两) 薄荷(三钱) 元参(一两) 射干(三钱) 人中黄(三钱) 黄 连( 三钱) 牛蒡子(一两) 黄芩(三钱) 桔梗(一两) 生石膏(一两) 郁金(三钱) 杏仁(五钱 )马勃(三钱) 共为粗末,分十二包,约一时服一包,芦根汤煎。 初六日 舌苔老黄,舌肉甚绛,脉沉壮热,夜间谵语,烦躁面赤,口干唇燥,喜凉饮。 议急下以存津液法,用大承气减枳朴辛药,加增液润法。 生大黄(八钱) 元明粉(四钱) 浓朴(三钱) 枳实(三钱) 元参(三钱) 麦冬(五钱) 细生地(五钱) 煮三杯,先服一杯,得快便止后服,不便或不快,进第二杯,约三时不便,进第三杯。 初七日 其势已杀,其焰未平,下后护阴为主,用甘苦化阴。 细生地(八钱) 黄芩(二钱) 元参(三钱) 生草(一钱) 丹皮(五钱) 麦冬(六钱) 黄 连(钱半) 煮三杯,分三次服。渣煮一杯,明早服。 初八日 脉浮邪气还表,下行极而上也。即于前方内加∶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去黄连 初九日 脉仍数,余焰未息,口仍微渴,少用玉女煎法,两解气血伏热。 细生地 生甘草 麦冬 连翘 元参 银花 生石膏 知母 各等分,服法如前。 初十日 脉沉微数,自觉心中躁,腹中不爽,舌上老黄苔,二日不大便,议小承气汤微 和之。 生大黄(三钱) 浓朴(三钱) 枳实(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先服一杯,得利止后服,不快再服。 赵 七十岁 五月十二日 温病之例,四损重逆为难治。今年老久病之后,已居四损之 二。况初起见厥,病入已深。再温病不畏其大渴,引饮思凉,最畏其不渴。盖渴乃气分之病,不 渴则归血分。此皆年老藩篱已撤,邪气直入下焦之故。勉议清血分之热,加以领邪外出法。 丹皮(二钱) 细生地(二钱) 连翘(二钱) 郁金(二钱) 桔梗(一钱) 羚羊角(钱半) 甘草(五分) 桑叶(一钱) 银花(一钱) 麦冬(一钱) 茶菊花(一钱) 薄荷(八分) 日三帖,渣不再煎。 十三日 今日厥轻,但老年下虚,邪居血分,不肯外出,可畏,用辛凉合芳香法。 连翘(三钱) 牛蒡子(三钱) 藿香(钱半) 元参(三钱) 豆豉(三钱) 薄荷(八分) 银 花 十四日 六脉沉数而实,四日不大便,汗不得除,舌苔微黄,老年下虚,不可轻下。然 热病之热退,每在里气既通以后。议增液汤,作增水行舟之计。 元参(二两) 细生地(一两) 栀子炭(六钱) 丹皮(六钱) 麦冬(一两) 牛蒡子(八钱) 水八碗,煮三碗,三次服,均于今晚服尽,明早再将渣煮一碗服。 十五日 仍未大便,酌加去积聚之润药,即于前方内加∶ 元参(一两) 细生地(一两) 十六日 脉已滑,渴稍加,汗甚多,邪有欲出之势,但仍未大便,犹不能外增液法,少 入玉女煎可也。既可润肠,又可保护老年有限津液,不比壮年可放心攻劫也。 元参(三两) 知母(三钱) 细生地(二两) 麦冬(一两) 生甘草(二钱) 生石膏(一两) 银花(六钱) 连翘(五钱) 十七日 渴更甚,加以保肺为急,即于前方内加∶ 黄芩(三钱) 生石膏(一两) 知母(二钱) 十八日 大便已见,舌苔未净,脉尚带数,不甚渴,仍清血分为主,复领邪法。 麦冬(三钱) 生甘草(二钱) 细生地(一两) 元参(五钱) 丹皮(六钱) 银花(三钱) 连翘(三钱) 黄芩(二钱) 煮三碗,三次服。 苗 十七岁 初一日 温热本木火有余之病。无奈世人不识四时,乃以治冬日之羌防柴 葛治之 城为要。 麦冬(一两,连心) 生石膏(六钱) 元参心(六钱) 犀角(五分) 莲子心(一两) 竹叶 心(三钱) 细生地(五钱) 黄连(二钱) 连翘(五钱,连心) 丹皮(五钱) 勾藤勾(三钱) 再按∶痉厥神昏,故以清宫为主。血分太热脉极数,故以地黄汤犀角为佐。邪气在血分 虽多 一辙,其势不得不用复方也,煮成三碗,分三次服。明日渣再煮半碗服。 初二日 诸证俱减而未尽除,脉之至数亦减。但老年下虚,咳声不满喉咙,可畏之至。 议搜邪之中,寓补阴和阳之用。 麦冬(二两,连心) 丹皮(八钱) 黄芩(三钱) 黄连(二钱) 连翘(三钱) 生石膏(一 两) 细生地(一两) 大生地(一两) 犀角(五钱) 初三日 脉证虽减,犹在险途。 大生地(一两) 黄连(二钱) 犀角(五钱) 黄芩(三钱) 细生地(一两) 麦冬(二两) 丹皮(六钱) 连翘(三钱) 焦白芍(五钱) 熟石膏(五钱) 初四日 神识略清,脉洪数有力,周身尽赤若斑,大便大频,用玉女煎加苦以坚阴。今 晚明早,如神识不甚清爽,再服紫雪丹三五钱。 大生地(一两)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知母(三钱) 犀角(六钱) 细生地(一两) 丹皮(六钱) 麦冬(二两) 生石膏(八钱) 炒京米(一撮) 头煎煮三杯,二煎煮二杯。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