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阻
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恶阻多发生在妊娠6—12周,孕3个月后多能逐渐消失。如果在孕早期仅有恶心欲吐、择食、头晕、倦怠,是早孕反应,不属病态。恶阻与西医所称的“妊娠剧吐”相似,可互相参照。
恶阻诊断要点
孕后出现恶心呕吐,难以进食,甚或恶闻食气,不食亦吐者,可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孕后剧吐,同时又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必须做尿HCG定量测定及B超检查,排除葡萄胎。
恶阻必须与胃炎、胃出血、阑尾炎等病引起的呕吐作鉴别。
恶阻辨证分析
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恶阻,以呕吐为主证,常可从呕吐物的性状及患者的口感辨虚实:口淡,呕吐清涎或痰涎者,多为脾胃虚弱;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者,多为肝胃不和;若口干烦渴,干呕或呕吐血性物,多为气阴两伤之证。恶阻的发病与脾、胃、肝三脏功能失常相关,最终导致胃失和降而呕恶,故治疗恶阻以调气和中,降逆上呕为主。此外,还需重视调饮食、和情志和讲究服药方法。
恶阻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型
【证见】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恶闻食气,食人即吐。口淡,呕吐清涎或食糜。头晕纳呆,神疲倦怠,嗜卧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或细滑无力。
【治法】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
1.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加减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法半夏10克,砂仁6克(后下),木香10克(后下),生姜3片,大枣6个,柿蒂15克,橘红6克。水煎服。
如兼脾胃虚寒,证见呕吐清水,畏寒者,加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若脾胃虚弱,湿聚成痰,证见口粘胸闷,呕吐痰涎者,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加白术、枇杷叶、砂仁、陈皮、紫苏梗、厚朴等。
2.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1瓶,每日3次。
(2)香砂六君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泛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
肝胃不和型
【证见】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恶闻食气,甚则食入即吐;呕吐酸水或苦水。头晕而胀,胸胁胀痛,心烦躁急,嘈杂不安,口苦咽干,溺黄便结而臭。唇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 调肝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
主方苏叶黄连汤(王孟英《温热经纬》)合橘皮竹茹汤(严用和《济生方》)
处方:紫苏叶15克,黄连6克,白茯苓20克,橘皮6克,竹茹15克,法半夏10克,麦冬15克,枇杷叶15克,太子参30克,代赭石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
如胃热明显者,加黄芩、天花粉、芦根,以清热生津和胃。若肝热较甚者,加夏枯草、龙胆草,以清泻肝火。
对于肝胃不和之恶阻,罗元恺教授多用桂枝汤(《伤寒论》)合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认为桂枝汤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调理肝脾。
说明:上述二型均可进一步发展为气阴两伤之重证恶阻。证见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双目无神,眼眶下陷,皮肤干燥,尿少便结,甚或发热,脉细数无力,舌红少苔而干。治宜以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选生脉散合增液汤,加石斛、玉竹、芦根、代赭石等。也可用西洋参5克,泡开水,分次呷服,或含服西洋参片,以益气养阴止呕。
发展为气阴两亏为无阴时,则呕吐更剧,形成上呕下秘的“上下关格”阶段: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加重呕吐;胃阴伤又不能下达大肠,导致便秘日甚。此时务必养胃阴、通燥结,故选用增液汤合生脉散加石斛、玉竹、芦根等益阴养胃之品,再加代赭石镇逆通降,使胃阴得复,大便通畅而剧吐渐平。必要时,可配合补液等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处理由于剧吐所致的心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关于孕期能否用半夏,自古以来争论颇多。现代医家对此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半夏具有显著的胚胎毒性,引起全数流产的少,多数是部分流产或出现流产先兆。半夏的毒性影响多发发在妊娠早期和前中期,后期影响较小。半夏无遗传毒性,生半夏汤剂与制半夏汤剂的胚胎毒性一致。目前半夏有毒已成定论。妊娠早期,尤其有流产史者,尽量避之。如出现妊娠剧吐,又非半夏难以使呕吐平息者,则遵经旨“有故无殒,亦无殒也”。适当配伍使用。
恶阻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水针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00毫克分注双侧内关穴,每日1次,一般用2~3日。
(2)负压吸中脘穴:用负压吸引器吸住患者中脘穴后,再进食或服药。食后停留15—30分钟才放去负压。
2.饮食疗法
恶阻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剧吐时可进吃白粥水,以养胃气。
咸鸭肾1只,陈皮少许,煲稀粥。
肝热气逆剧吐者,可服鲜西瓜汁。
胃虚者,可用伏龙肝(灶心土)40~60克,加水煎汤,当茶饮。
恶阻诊断要点
恶阻辨证分析
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恶阻,以呕吐为主证,常可从呕吐物的性状及患者的口感辨虚实:口淡,呕吐清涎或痰涎者,多为脾胃虚弱;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者,多为肝胃不和;若口干烦渴,干呕或呕吐血性物,多为气阴两伤之证。恶阻的发病与脾、胃、肝三脏功能失常相关,最终导致胃失和降而呕恶,故治疗恶阻以调气和中,降逆上呕为主。此外,还需重视调饮食、和情志和讲究服药方法。
恶阻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型
【证见】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恶闻食气,食人即吐。口淡,呕吐清涎或食糜。头晕纳呆,神疲倦怠,嗜卧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或细滑无力。
【治法】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
1.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加减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法半夏10克,砂仁6克(后下),木香10克(后下),生姜3片,大枣6个,柿蒂15克,橘红6克。水煎服。
如兼脾胃虚寒,证见呕吐清水,畏寒者,加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若脾胃虚弱,湿聚成痰,证见口粘胸闷,呕吐痰涎者,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加白术、枇杷叶、砂仁、陈皮、紫苏梗、厚朴等。
2.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1瓶,每日3次。
(2)香砂六君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泛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
肝胃不和型
【证见】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恶闻食气,甚则食入即吐;呕吐酸水或苦水。头晕而胀,胸胁胀痛,心烦躁急,嘈杂不安,口苦咽干,溺黄便结而臭。唇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 调肝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
主方苏叶黄连汤(王孟英《温热经纬》)合橘皮竹茹汤(严用和《济生方》)
处方:紫苏叶15克,黄连6克,白茯苓20克,橘皮6克,竹茹15克,法半夏10克,麦冬15克,枇杷叶15克,太子参30克,代赭石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
如胃热明显者,加黄芩、天花粉、芦根,以清热生津和胃。若肝热较甚者,加夏枯草、龙胆草,以清泻肝火。
对于肝胃不和之恶阻,罗元恺教授多用桂枝汤(《伤寒论》)合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认为桂枝汤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调理肝脾。
说明:上述二型均可进一步发展为气阴两伤之重证恶阻。证见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双目无神,眼眶下陷,皮肤干燥,尿少便结,甚或发热,脉细数无力,舌红少苔而干。治宜以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选生脉散合增液汤,加石斛、玉竹、芦根、代赭石等。也可用西洋参5克,泡开水,分次呷服,或含服西洋参片,以益气养阴止呕。
发展为气阴两亏为无阴时,则呕吐更剧,形成上呕下秘的“上下关格”阶段: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加重呕吐;胃阴伤又不能下达大肠,导致便秘日甚。此时务必养胃阴、通燥结,故选用增液汤合生脉散加石斛、玉竹、芦根等益阴养胃之品,再加代赭石镇逆通降,使胃阴得复,大便通畅而剧吐渐平。必要时,可配合补液等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处理由于剧吐所致的心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关于孕期能否用半夏,自古以来争论颇多。现代医家对此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半夏具有显著的胚胎毒性,引起全数流产的少,多数是部分流产或出现流产先兆。半夏的毒性影响多发发在妊娠早期和前中期,后期影响较小。半夏无遗传毒性,生半夏汤剂与制半夏汤剂的胚胎毒性一致。目前半夏有毒已成定论。妊娠早期,尤其有流产史者,尽量避之。如出现妊娠剧吐,又非半夏难以使呕吐平息者,则遵经旨“有故无殒,亦无殒也”。适当配伍使用。
恶阻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水针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00毫克分注双侧内关穴,每日1次,一般用2~3日。
(2)负压吸中脘穴:用负压吸引器吸住患者中脘穴后,再进食或服药。食后停留15—30分钟才放去负压。
2.饮食疗法
恶阻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剧吐时可进吃白粥水,以养胃气。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疾病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肾结石][组图]不同成分肾结石的各种特点 09-16 [颈椎病][图文]颈椎病患者自我颈部牵引时… 09-14 [遗精]益肾固精丸治遗精 08-28 [艾滋病]6类人群必须进行艾滋病检测 08-15 [高血压]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后的症状 08-15 [遗精]正常男性遗精周期是多久? 08-08 [关节炎]膝关节炎的运动疗法 08-07 [肾结石][图文]肾结石不同成分的解说 07-21 [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 07-21 [自闭症]小儿自闭症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