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疾病大全 >> 中医内科 >> 正文

心悸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来自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4 7:50:48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以患者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因惊恐而引起的心悸称之惊悸;心悸较严重,呈经常性发作者称为怔忡。西医的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贫血、甲亢、神经官能症等出现心悸为主证时,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心悸治疗的诊断要点
  • 临床主要症状为心悸,以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特征。常兼见胸部不适、失眠、眩晕、短气乏力和神疲懒言等症。
  • 脉象一般有异常变化,常见有迟脉、数脉、疾脉、促脉、结脉、代脉、涩脉、细脉等。
  • 一般常有受惊恐病史,或者外邪侵袭以及各种脏腑病变史,如痹证、喘证、虚证等。除惊悸外,多有一个慢性的发展过程。发作时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自觉心胸不适,翳闷或心跳觉短暂停顿感。
  • 心电图等检查,常可见发现心律失常等。
  • 心悸治疗的辨证分析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临床辨证首先根据症情区别心悸的性质,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心阳虚还是心阴虚,是挟痰还是挟瘀,其次要注意区别惊悸与怔忡。一般惊悸以实证为多,怔忡以虚证为多,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发展为怔忡。虚证治当以补虚为主,实证常用祛瘀、化痰等法。
    心悸治疗的辨证论治
    心血不足型
    【证见】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黄芪18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龙眼肉10克,远志6克,酸枣仁15克,黄精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兼心阴不足者,加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玉竹15克。惊恐者,加龙齿30克,且重用酸枣仁。心动悸脉结代者,可用炙甘草汤加减。

    2.中成药

    (1)归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宁神丸,每次l丸,每日2次。

    (3)柏子养心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养心安神汤(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8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炙甘草9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饴糖60克。水煎服。

    阴虚火旺型
    【证见】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

    1.主方天王补心丹(张时彻《摄生秘制》)加减

    处方:麦冬15克,生地黄18克,玉竹15克,当归10克,黄连9克,栀子1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2克,茯苓12克,磁石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天王补心丸,每次9克,每日2次。

    (2)安神补心丸,每次15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定悸汤(沈绍九验方)

    处方:茯神12克,橘红4.5克,竹茹9克,玄参9克,莲子心4.5克,龙齿9克,川贝母4.5克,丹参9克,郁金4.5克,杭菊花9克,夏枯草9克,生铁落90克(先煎)。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宁神合剂(上海中医学院《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淮小麦30克,生地黄15克,红枣15克,夜交藤15克,百合9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

    心阳不振型
    【证见】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弱或沉细。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

    1.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桂枝15克,龙骨、牡蛎各20克,党参18克,熟附子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心宝丸,每次1—2丸,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

    (1)振阳汤(张海峰验方)

    处方:制附子20克(先煎),红参10克(另炖),白术10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

    (2)温阳汤(赖天松《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5克,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泽泻20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淫羊藿10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增脉汤(赖天松《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黄芪30克,熟附子12克,细辛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水饮凌心型
    【证见】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

    1.主方苓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桂枝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生姜10克,泽泻12克。

    2.中成药济生肾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温阳安神汤(盛国荣验方)

    处方:桂枝15克,白术12克,泽泻9克,代赭石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心血瘀阻型
    【证见】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

    1.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

    处方:桃仁12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赤芍12克,川芎9克,延胡索12克,柴胡10克,枳壳9克,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牛膝10克,龙骨、牡蛎各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痰浊者,加法半夏12克、薤白12克、瓜蒌10克。

    2.中成药

    (1)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心脉通,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桂红桃赤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桂枝9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川芎6克,益母草30克,丹参15克,红花6克,黄芪15克。水煎服。

    (2)益气活血汤(赵冠英验方)

    处方:党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瓜蒌皮15克,桂枝8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莪术15克,红花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3)健心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太子参3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木香12克,瓜蒌皮9克,草决明9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心悸治疗的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体针

    穴位:内关、神门、心俞、巨阙。加减:心血不足者,加隔俞、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厥阴俞、肾俞、太溪;水饮内停者,加脾俞、三焦俞、气海俞。操作: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2)耳针

    穴位:心、皮质下、交感、神门。操作:每次选2~3穴,稔转轻刺激,留针15分钟。

    2.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3.饮食疗法
    (1)猪心大枣汤:猪心1个(切块),大枣10枚,龙眼肉15克,煎汤服。适用于血虚心悸。

    (2)百合鸡蛋汤:百合30克,鸡蛋黄1—2个,先将百合煮好,加入鸡蛋黄煮熟,用白糖调味服食。适用于阴虚火旺心悸。

    (3)人参炖乌鸡:人参10克,乌骨鸡肉150克,共放人炖盅,加适量水,隔水炖熟服食。适用于心阳不振心悸。

    (4)三七炖瘦肉:三七10克、猪瘦肉100克,共放入炖盅,加适量水,隔水炖熟服食。适用于心血瘀阻心悸。

    4.预防调护

  • 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
  • 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等。
  •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

  •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种疾病:
  • 下一种疾病:
  • 相关文章
    心血瘀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