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感染是由于足部浅表霉菌滋生,因不及时用杀霉菌药物治疗而致的继发感染,特别是水疱型、浸渍型足癣,感痒即抓,使表皮脱失,露出红色湿润面,最易继发感染。表现在趾缝、足趾、足底潮红肿胀疼痛,有黄白色黏液浓液渗出,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可肿大。此时应引起重视,因足癣感染后细菌沿淋巴管入内,继发小腿丹毒、淋巴管炎等病变,应积极治疗。
笔者认为,本病除酌情用抗生素外,取中药水煎后泡洗,获效非常显著。方用土茯苓30~5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萆薢30克,土槿皮30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枯矾30克,水煎约2000毫升,待温浸泡患足,每次30分钟,日2次,2日1剂。此疗法能使药效直达病所,发挥渗湿清湿热消炎作用,感染症状较快消失,皮疹消退。
在足癣感染同时,患者因病灶存在,而发生癣菌疹,是皮肤对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远隔部位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双手指、手背、手掌出现粟粒至高梁粒大红色丘疱疹,密集分布,亦具瘙痒灼热感。此时宜注意皮疹内没有真菌,切不可乱用杀霉菌药物,若误用反而使皮损加重扩展,迁延治疗,可用上述药液分开浸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