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刮痧术是治疗中医痧证的外治方法之一,是医者使用一定的刮具和相应的介质刮拭皮肤,使皮肤出现一定的充血和瘀血样的痧疹(而不是直接排出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刮痧术所采取的刺激皮肤的手段,属于中医针灸学的范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更有着明显的民间流传经历,其确切的疗效,更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有的地区更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普及地步。
近十多年来随着对中医传统治法的不断挖掘和整理,刮痧术已经被认为是在中医经络俞穴理论指导下,具有活血透痧防治疾病等作用的外治法,而且更被认为是中医“刺络泻邪”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部分,有着明显地针对痧证中的肌肤痧证进行防治的特色。其使用的刮痧器具,由原始流传于民间的小钱、铜钱、棉纱、棉线、瓷勺子等被规范为经过特殊打磨过的牛角板这种类似于古代镵针的刮具。所用的一般水、油等介质,也被规范为经过药物浸泡和焠取的油剂和膏剂等等。现在随着使用刮痧术的人员越来越多,刮痧术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比如,各种痛证、痹证、感冒、中暑、咳嗽、哮喘、眩晕、头痛、胃痛、腹痛、腹泻、呕吐、痛经、带下、小儿夜啼、疖疮等等。病种涉及到内、妇、儿、外各科。特别在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的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肠胃功能紊乱、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等多种疑难病证中,显现出刮痧术的独特疗效。
刮痧术的主要适应症是痧证中的肌肤痧。因此我们在学习刮痧术时,一定需要明确痧证和肌肤痧等含义。
痧证在清康熙年间郭右陶先生著述的《痧胀玉衡》这本治痧专著中,被称着痧胀。是中医特有的一个疾病名称。现在一般认为痧证是“多发于夏秋二季,因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或疫疠之秽浊出现的一些病证”。这种痧证定义,就是从疾病角度下的定义。
痧证还表现出络脉受邪,闭塞不通的证候特点,因此,痧证不仅有着疾病方面的特性,同时还带着中医证候的特征。痧证证候的病性是人体感受疫疠、湿热、寒湿、食积、痰浊等病邪之后形成瘀滞的实证;病位是在经络系统中的络脉,病势有着络脉受邪之后左注右、右注左的游走不定,以及伴随或者隐藏在各种各样的疾病当中的变化特点。简单地概括痧证,它就是一个络脉受邪闭塞不通的证候。
传统中医对痧证的治疗,往往不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进行认识和处治,而多是把痧证作为证候进行认识和处治,即是抓住络脉受邪、闭塞不通的痧证实质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在具体处治过程中,往往是将络脉受邪的痧证分为了病情轻浅的肌肤痧,病情较重的血肉痧,和病情深重的脏腑血分痧进行治疗。刮痧术则只是治疗病情轻浅肌肤痧证的部分。很显然,只是依靠刮痧术治疗所有痧证证候或所有痧证疾病是不可能的。但是若能够正确认识刮痧术和所治疗疾病的痧证特点,单独使用刮痧术治疗单纯性的肌肤痧,或配合放痧术或药物治疗较为深层的血肉痧和脏腑血分痧,刮痧术就能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甚至可以为诸多疑难杂病和重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痧证分类表:
正确地认识刮痧术,不仅可以使从事中医工作的专业人员能够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刮痧术治疗各种疾病,同时也可以普及到民间,对疾病的早期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