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粥 >> 正文

药粥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医药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23 23:04:03

    粥,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
  
  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文字记载。但应用药物与米谷煮粥治疗疾病,最早见之于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该传云:“齐王故为阳虚候时,病甚,众医皆为蹶,臣意(意,指西汉医学家淳于意)诊脉,心伙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另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脑筋 ,用加热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等方。据考证,这批出土地古医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是说,“火齐粥”、“青梁米粥”等方,是我国记载最早食用的药粥方,这两份历史资料,是药粥疗法最早的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说:“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药粥正是以药治病,以粥扶正的一种食疗方法。《内经》的这一论述,是药粥疗法最早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药粥这种古老疗法,远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它用于防病治病了。
  
  汉代名医张仲景,乃“中医之圣”,对祖国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氏在临床上对药粥的作用,颇多阐发,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在其经典著作《伤寒论》中,就有很多米药合用的名方。诸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对此,《本草蒙筌》称赞说:“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症,桃花汤每加,取甘以扶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颇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入手太阴,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可见,仲景善用粳米,且多妙义,实为使用药粥之先驱。

  唐朝大医家孙思邈,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学识渊博,具有80多年的丰富医疗经验,编着了《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作,其中就列有“食治”专节,并收集了民间用谷皮糠粥防治因缺少乙种维生素所致的脚气病,羊骨粥温补阳气,防风粥“去四肢风”等药粥方。唐•同州刺史孟诜撰着的《食疗本草》,原书早已散佚。近代在甘肃敦煌石窟中,发现有“食疗本草残卷”,书内载有“茗粥、柿粥、秦椒粥、蜀椒粥”四方。值得提出的是,唐朝昝殷所撰的《食医心鉴》,其中,共收药粥57方,并按中心,心腹冷痛、五种噎病、七种淋病、小便数、五痢赤白肠滑、五种痔疮下血、妇人妊娠诸病及产后、小儿诸病共九类,分别详细地介绍了食治诸方的组成、用量、煮制、功效等,为后世药粥疗法奠定了基础。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