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第一次医史展览会第 2 页
上海《新闻报》记者孙筹成曾记述有各类参展物品情况:“图书类内之史传,如康熙三十七年王宏翰所著之《古今医史》手抄本及陈邦贤所编之《中国医学史》,均系稀世之珍;译著,如明李时珍所著之《本草纲目》已译成英文本”;“画像类内之十大名医像,一曰惊世神应王秦越人,二曰汉先医壶公,三曰神效王扁鹊,四曰仓公淳于意,五曰秦先医高缓,六曰抱朴子葛洪,七曰玄宴先生皇甫谧,八曰太医令王叔和,九曰良医华佗先圣,十曰医圣张仲景,均五寸长,而道貌岸然,奕奕有神”;“物品类内,如神农、伏羲、黄帝三皇牙雕塑像,均甚精细,神农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持草作尝试状;伏羲端坐凝视,双手高捧八卦;黄帝右手持斧,左手置于胸际,咸裸体而于腹部披以树叶,完全上古时代之装束,身高四寸半,惟妙惟肖。另有铁质药王神位,古色斑斓,亦千年前之物,甚为宝贵”;“医俗类内,有木雕药师佛、痘疹神、眼光娘娘、吕纯阳、华佗、药藏、药王、神农各一尊,并置于玻璃橱内,宛似庙内之佛堂;又有药王神、送子娘娘、天花神、痘疹司、催生娘娘等木版所印之神马十余张,陈列一处,与旧俗年终家内敬神相仿”;“其他最为观众所注意者,尚有两种物品”,一是“总理中山先生习医时,所得香港西医书院掌院与讲考各员联名合给之毕业证书”,二是“名医叶天士先生之亲笔处方”,“均配以镜架,并悬壁上。其他名贵之件颇多,一言以蔽之,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参观医史国医拾零》)。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大会同时举行了多种展览,如“南京卫生署将其工作设为大规模之展览,中央防疫处出品亦列其中”,“上海工部局卫生处及汉口药用品制造厂,均有出品展览”,但“就中最杰出者,当推王吉民医师及医史委员会诸委员筹备之中国医史展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大会纪略》)。中国医史文献展览会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上海各界也产生了相当的轰动,上海《申报》《东南日报》等各大报章都予以报道并给以好评。
后续影响
在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吉民作了《组织中华医史博物馆之建议》的专题讲演,得到许多与会者的赞同与支持。在“中国医史文献展览会”结束后,一部分展品的主人将展品捐献,“即安置于本会会所内,为创办医学博物馆之初点”(《总干事报告》)。“后得各方之捐赠、借用以及零星添购”,并“在中华医学会图书馆傍,特辟一室陈列各物”,经一年多努力筹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医学史专业博物馆——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在1938年7月,正式开放,任人观览。
1946年12月12日,医史学会在中华医学会大礼堂举行了一场特别展览会,“一则以庆祝抗战胜利,河山收复;一则以介绍中国医药文化与西方同道。所陈列之书画及艺术品,皆甚名贵。是日到会者约八十人,其中三十余为盟军驻沪医务人员,济济一堂,殊盛事也”(《十年来本会工作报告》)。
1947年12月20~21日,医史学会与中华医学会合办医史文物展览会。“出品之富,规模之大,皆远胜以前两次”(《中华医史学会第三届大会纪要》)。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