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经验交流 >> 正文

治病当循表里先后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0 14:05:49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因五苓散主治的饮邪是阳气虚全身气化不利,毕竟从太阳的角度来讲,五苓散还是属于桂枝剂,治病当先解表,故先用五苓散。反之,如果先辛开苦降,不解决在表的饮邪,也许会把饮邪裹进去,延长治疗时间。本案正是在治疗全身饮邪后继而转到治疗中焦寒热错杂之邪,使得疗效明显缩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也是这一治法的体现。

  曾见高建忠治疗一例过敏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刘某,男,18岁。2010年9月1日初诊。过敏性鼻炎9年,季节性,鼻塞,清涕,喷嚏,咽痒,咽不利,阵发性咳嗽,餐后较甚,痰多。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腻,脉细弦缓。处方:生麻黄3克,白果9克,炒苏子12克,炒莱菔子12克,浙贝母12克,黄芩12克,炒杏仁12克,葶苈子(包煎)12克,桔梗12克,蝉衣9克,僵蚕12克,炙甘草6克。5剂,水煎服。9月7日二诊,咳嗽减轻,鼻炎不减,舌质淡暗,舌苔白,脉细弦缓。处方:生麻黄3克,桂枝3克,细辛3克,干姜3克,姜半夏9克,生白芍12克,炒莱菔子12克,僵蚕12克,蝉衣9克,葶苈子(包煎)12克,生甘草3克。5剂,水煎服。药后大效,以三拗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等调理善后而愈。

  高建忠遇到哮喘发作期的病人时,见到舌苔腻者,总是先不用小青龙汤,改用时方定喘汤,即先治肺家痰热之邪,待痰热之邪清利后再转用小青龙汤治肺家沉寒伏饮。小青龙汤中麻、桂虽也属于开太阳之品,但高建忠已将原方开表的剂量减少,主要用来温通肺之阳气。哮喘是一种痼疾,沉寒饮冷伏藏于肺,其发作已受到其他致病因素的影响。夫病痼疾加以卒病时,当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因卒病在表痼疾在里也,在寒饮的基础上出现了痰湿、痰热之邪,当先清利痰湿、痰热。究其根本,还是遵循着先表后里的治病原则。这里的表,也许已经脱离了表证的一般概念,里证也是可以分表里的,这就是中医的阴阳思维。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