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第 12 页
在毕业时,能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知中医经典并能有效指导中医临床;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以及本学科系统而全面的中西医临床操作技能,具有运用中医药知识和常用的西医学知识,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难、重病的临床能力。
记者:原来培养的某些博士,很多医院都不愿意要,因其科研能力强,临床水平差。岐黄国医班的学生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翟双庆:我们设此班就是要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所以临床的学习实践在他们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且为学生在学习全程都配备导师,就是让他们实现跟师学习,老师随时随地的指导,这个疾病,怎么诊,怎么治,怎么调理,这都是为临床服务的,学习这些也都是为了打下扎实的临床基本功,也是为了培养建立中医思维。也许现在看不出太大的差别,但对其以后的发展非常有的,因为至始至终都在提高他们学习继承中医精髓的能力。
这和以前培养的临床型或科研型博士是迥然有别的,以前的博士(硕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实验方面,验证创新一些理论、一些用药的科学有效,他们重在进行科研,有的实验做得很深,做到细胞、受体基因表达等,那确实需在科研实验上下很多功夫。而岐黄国医班的要求则不同,他们重在临床疾病的中医诊断与处理上,主要是培养的方向不太一样。
当然,我们也是在探索和尝试阶段,但目标和思路确实很清晰,就是培养临床的拔尖人才,多希望培养出更多的大家、大师。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