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不能放弃传统智慧第 3 页
拥有中医智慧
是现代中医前进的力量
从哲学层面看,中医学比现代医学更具有“智慧”色彩,它是由知识、能力、经验综合升华而成的人体生命科学,它超乎“纯知识”、“纯技术”的层面。
我们看到,当现代医学为一种从未见过的疾病而束手无策时,博大精深的中医则可以用“辨证论治”为武器,以“平衡和谐”的理念从容不迫地对其处理。如将艾滋病、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纳入辨证论治的范围,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相比较而言,现代医学对这些新出现疾病的有效处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现实的临床实践活动中,中医临床医生常常接手一些西医疗效不佳或束手无策的病人,且能取得较好疗效,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中医的“智慧性”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和迎接任何疾病挑战的能力。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就科学的创造发展之原动力而言,人们的智慧要比单纯拥有知识更为有用,诸多创新型人才所创建的理论或许不太完备,或者其创新的东西论证不那么有力,或者其细微之处也不那么清晰,但都善于抓住根本和要点,撇开干扰的、多余的、不必要的部分,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李东垣的“脾胃论”,刘完素的“火热论”,张子和的“攻邪论”,朱丹溪的“滋阴论”,王清任的“气血论”等。
从古到今,熟读医籍、学富五车的人很多,但能突破旧说、创立新说的人却如凤毛麟角。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一个好学生不在于具有优秀的成绩,而在于具有良好的思维形式”。同理,一个好的中医,一定是才识优于学问、悟性超过记性的人,其思维能力、智慧形式较之一般的中医或西医更加接近现代医学人才必须的素质。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