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应借鉴中医元素(下)第 2 页
元素13 标准治疗与个体治疗相结合
清代名医叶天士说:“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此病乃外加于身也。”中医明确疾病和体质的关系,既治病也治身(病人)。而西医侧重单纯治病。西医是标准化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医是个体治疗,辨证论治。但治疗病人归根到底是个体治疗。
比如说治疗胃溃疡,标准化治疗是雷尼替丁(Zantac)或加抗生素。但落实到具体病人,有肝气郁结、脾胃湿热、脾肾阳虚等不同,因此标准化治疗往往副作用大,疗效差,容易复发,远期疗效和整体体质改善不如个体治疗。中医的个体辨证治疗体现了治病和治病人的差别,治好病只是回到亚健康,治好病人才是真正恢复健康。
元素14 有效治疗应该包括体质的改善
《黄帝内经》论述男女30岁左右“肾气平均”,“身体盛壮”,而老了之后就“肾气衰”、“天癸竭”、“齿发去”等。人类的健康和年龄与中医的肾气强弱存在抛物线样的相关现象,即小孩和老人多病,青壮年少病而且有病容易治愈。亦即是说,不管年龄大小,肾气强体质好者少病,有病也容易治疗。所以病人的体质是治病疗效的关键因素。
西医忽视体质的重要性,缺乏调理和增强体质的治疗方法。治病与治体相较,治体更重要。治病同时改善体质是中医在治病时把两者融为一体的特点和优势,现代医学应该重视在治病的同时治疗体质,致使少发病和治疗以后不易复发,才能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长寿的较高要求。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