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要在基层有所作为
2011年6月30日《中国中医药报》头版以“鼓励名老中医办诊所”为题,报道了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试点工作的通知》。笔者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连看了三遍,认为卫生部的决定是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力措施之一,是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的实际行动。此《通知》说到老中医的心坎上了。
笔者参与主编《名老中医之路》和《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的31年中,共出版6辑,入选了215位名老中医的治学与临床经验。几乎每辑都有人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希望看到一个个村、乡、镇都有名医办诊所为群众服务。并希望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走中国几千年来跟师学艺的传承之路。
笔者今年76岁了,出身在一个中医世家,从10岁开始,就跟祖父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宗金鉴》、《伤寒论》等中医著作,从小是闻着药香长大的。上完中学后,无中医学校可考,又改学西医,1957年毕业后,我又拜师晚清秀才郄秋浦及当地名医曹同文、蒯仰山等6位老师学习中医,一心想学成个明白的中医。先后历时10年,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中医上;由于学习认真、有所建树,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出席了全国文教卫生群英会,党和人民给了我不少荣誉。笔者坚信,只要有党的领导,中医绝不会消亡!
这么多年,笔者一天都没有放弃临床,放弃对中医的热爱。即便在“文革”期间,我干了半年的中医院院长,被批斗的5年期间,也从未放弃学好中医经典、想当明医的夙愿。我感到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医在农村大有作为,农村是中医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退休13年来,我在潍坊先办“本草阁”,后办“百寿堂”,用师带徒方法培养了4批中医中药人才,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我从一个普通的中医,被提拔到正厅级的职务,人们都叫我是“厅级郎中”,但我并不以此为骄傲。
本来在此岗位上还能再干3年,可我多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回到故乡潍坊市沉潜社区,问病乡里,为父老乡亲服务,我深知基层是多么盼望有经验的老中医到身边来呀。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