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学派流派第 4 页
五、学派流派是交流争鸣的平台。各学派流派皆有自己的学说与观点,在立论推行交流中,每因各派见解迥异而引起学术争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争;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学争也。”争鸣不断产生新思想,也是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很多时候理论发展强化程度,取决于争鸣论战尖锐程度。除河间易水之争、丹溪之学与局方之争外,医学史上还有更尖锐的争论。例如:赞同与反对五运六气之争,伤寒与温病之争,温补与滋阴之争等,当然也有流派间的“正宗”之争。因各派的学说与观点,都有其实践依据,又每每在争论中互补,因而争论的结果,往往不是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而是使理论愈辨愈深,愈争愈明,达到双赢。这也与西医学常以后起学说淘汰其前的学说大异。
中医药学派流派与其他的科学文化派别比较起来,主要有如下五个特点:一是诸派同源。二是派中有派。三是门户尊严及派别之间有排他性。四是有些派别之兴往往有哲学背景。五是派别思潮的改变,主要是治疗观点的改变。
从最古的以学术主旨立派的针、药、脉三大派别以降,到宋以后以学说、观点立论的学派流派,以及稍后的地域性学派,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下抚育成长,其初始理论渊源是一致的,可谓诸派同源。在学派流派中,不仅地域性学派派中有派,各大学派未尝不如此。例如伤寒学派,宋代既有朱肱、庞安时的整理派;韩祗和、许淑微、郭雍等人的发挥派;金代成无己的注释派;明清有方有执、喻嘉言的错简派或三纲派;张遂辰、张志聪等人的旧论派;俞根初的通俗派和陆九芝的伤寒统温病派等。流派之多,致使有人称道:“一人一个仲景,一家一本《伤寒》。”在《伤寒论》的学术已被公尊为基本理论的经典时,坚持伤寒学派的学人们仍高扬学派的旗帜。又如温病学派、除有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士雄温病四大家的温热派、湿热派之外,尚有戴天章、余师愚的温疫派及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派。此外,还有逾越于温病学科的支派,例如清代高锦庭著《疡医心得集》,其学术堪为外科温病学派。中国中医科学院已故妇科专家钱伯暄教授,属于妇科温病学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