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中医药第 2 页
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化是同盟军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习惯、民俗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形成的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互动中,形成了以医药为核心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化,二者是共襄盛举、共铸辉煌的同盟军。
从医学和文艺而论,医文互通。文是载医之体,医是载道之文。文学体裁医学悉具。除常见的问答体、叙述体、论文体、医话体、诗歌体等外,尚有医案体为医学独有。医案体也有多种格式,在敦煌遗书卷子中,还有一折以《定风波》词牌书写的医案。在医学,药名最常被文学家把玩,写出了诸如药名诗、药名联、药名词、药名谜,乃至《钱本草》等等。文学家也为医药创意造词,为医药界所习用。例如,明戏剧家汤显祖在《牡丹亭·调药》一折中,曾有“道地药材”之语,为本草学和药商所接受。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之语,已为医界篤重实践之警策。医药经典的诠释,也是循按经学的注、疏、补正的方式。习医的启蒙,也是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和《医学三字经》等入门。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背诵汤头歌者,“背熟汤头三百首,未曾辨证已知方”。
医学和史学互为联袂。医学为史学提供史源材料,史书载有医事、疫情、医家传记和医籍。医学和哲学互为资源。《易经》就是以“近取诸身”而初创,成书为经传以后,则成哲学概括医疗经验的理据,发为医学经典。是医学的实践启发了哲学,医学又在哲学的发展中创立了新理论。例如,在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发展的背景中,综合了天文、历法、气象、疾病、灾害等知识的资料,结合天干、地支的周期格局,创立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五运六气。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