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知识调查中的几个问题第 2 页
持有人如何确定
持有人如何确定,也是本次调查中经常碰见的问题。相关技术规范明确了持有人可以为个人、群体或单位,但是具体如何认定,还需进一步探讨。
我国现行法律要求,中医药从业者都应挂靠医疗机构进行执业,因此有人说,从业者在单位执业,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属于完成单位任务,持有人应为单位。笔者认为,对此不能一概而论,还应具体分析。
首先,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中,只有专利法中对职务发明专利有明确规定。专利技术以外,著作权法中职务作品的界定只针对少数特定种类作品,且这类职务作品作者亦有署名权。由此,千篇一律地从职务作品角度出发,确定从业者所在机构为持有人的做法不可取。其次,确认持有人,还应关注中医药传统知识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度。如纯粹为个人长期经验积累,持有人为个人为宜;如确实是工作团队群策群力,共同贡献,或与单位有明确相关约定,则持有人可确定为单位;如申请了专利,且确为职务发明,持有者当然是单位。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一项传统知识被多主体掌握,此时的持有人如何确定?实际上,本次调查的目的只是为了解中医传统知识的存续状况,登记“符合条件的中医药知识技术信息被何人掌握”这个事实,调查本身并不确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权属。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一项传统知识被多人持有,只要他们自愿申报,都应可以确认为持有人。
“传承超过三代或五十年”解
传承除了父子传承外,还包括师徒传承,如此理解应无争议。如何确定一项技术传承了五十年却还有探讨空间。如五十年间,传统知识在传承中可否发生改进变化?如一个配方本身没有五十年,但它是由五十年前的另外一个配方几经变化而来,可否入选?
笔者认为,传统知识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中医药从来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展的知识体系。我们应该尊重这一客观事实,承认这一动态变化,否则中医药发展将陷入僵化。调查技术规范的入选标准中“具有活态性”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是这种变化是否该有边界,边界在哪里?对此,调查技术规范没有明确。笔者认为,传统知识应该允许存在变化,但变化应该有边界。同一技术思路下,如果一个配方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被优化,这属于合理范围,但是如优化后的配方在功用主治方面发生了变化(类似治疗心血管病的万艾可后用来治疗勃起障碍),则相关时间范围应从新用途确定时起算。
传统知识保护问题在学术上争论已久,是世界性难题。在国际社会取得一致行动前,在遵循基本法理基础上,各主权国家先行出台具体措施很有必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推动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项目,正是传统知识保护措施的具体化,将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权益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