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学术争鸣 >> 正文

中医药理论是具有辩证形名类推特性的逻辑体系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8 10:58:14

——访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任秀玲教授

□ 赵万标  本报记者

  任秀玲,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中医系,现任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整理分会常委、副秘书长,内蒙古中医药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内蒙古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等。任秀玲在中医学的元科学领域,主要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结构、性质特征、发展规律及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科学技术的联系。提出了“中医学是理论医学”、“中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等理论;开展了“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和“中医理论的概念范畴体系研究”;所著《中医理论范畴》一书由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作序予以高度评价。
  日前,记者就有关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问题对任秀玲教授进行了采访。

  记者:人们日常使用逻辑一词,其含义是多义的,一是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指思维规律;三是指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你为什么要开展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
  任秀玲:列宁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所以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一定的逻辑思维规律、思维方法指导建构的具有一定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应用逻辑体系。中医药学是应用古代中华民族的逻辑思维规律,整理医学经验及理论知识形成的具有辩证、形名、类推特性的逻辑体系。开展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目的是:
  1.分析中医药学是怎样认识人体生命运动和疾病的。应用的思维规律、思维方法是什么。 
  2.研究中医理论究竟是如何以概念、判断及推理形式总结人体的生命规律、疾病变化及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原理的?其科学命题是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形式或结构体系,把其中的陈述组织起来的?这是中医药学的形式理性问题,为中医理论的科学辩护提供了陈述形式。
  3.从逻辑学角度阐明中医药理论的本质特征、固有规律和逻辑缺陷,回答中医药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理论?为寻找符合中医药学固有规律的发展路径提供思路。

  记者:什么是中医理论的“形名”逻辑特征?
  任秀玲:中医学擅长对生命现象的观察、鉴别、选择和归纳,在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四时等理论的指导下,经理论的渗透而获取科学事实,形成了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基础上,为了形成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而对科学事实(生命现象)进行理性加工,形成了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科学概念。
  在这里,概念的形成是抓住、规范一组现象来认识和把握本质,形成的是类概念,即对事物分类的类型。即中医学是通过“以形正名”——规范特征现象形成概念、证候和推理模式的。
  “以形正名”就是在观察生命活动的外在“现象”基础上,归纳、总结一组与生理、病理状态有固定联系的外在征迹(症状、体征),对这一组现象进行命名,形成类概念或证候和推理模式。如心、肺、脾、肝、肾等概念,就是对每一概念对应的实体器官及其生理、病理在体、华、窍、合、志、液、神等方面表现出的征象的概括和规范。
  “以形正名”是先秦逻辑中名家学派宋钘、尹文所倡导的理论。《尹文子·大道上》说:“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今万物具存,不以名正之则乱;万名具列,不以形应之则乖。故形名者,不可不正。”“正形名”理论在先秦、秦汉时期影响了许多思想家用来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问题,也成为中医理论制定概念名称的逻辑原则。使中医学对“现象”的观察,步入理论思维的殿堂。
  规范一组现象形成概念,既是中医学对生命、疾病状态认识的成果,又是下一步进行判断、推理的归类、推类的类型(模式)。

  记者:那么,中医理论的“类推”逻辑特征又是什么?
  任秀玲: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重要范畴。类推,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逻辑方法。类,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是指事物间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而使“类”概念成熟,类推逻辑趋于理论化,则是由墨家后学在《经》、《经说》、《大取》、《小取》等篇中完成的。他们创造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关于类推逻辑思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类”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基础。荀子继承《墨辩》逻辑中关于“以类行”的类推逻辑思想,把“类”看作是推论的逻辑根据。认为只要能做到“推类而不悖”,那就可以进行“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和“求其统类”的以类为推的逻辑推导,就可以收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的逻辑功效。这与《黄帝内经》的论述如出一辙,《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中医理论的“类推”逻辑主要用来形成命题和由已知推测未知两个方面。

  记者:除了形名、类推,中医理论还有“辩证”逻辑,其特征是什么?是怎样建构起这个逻辑体系的?
  任秀玲:中医理论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辩证思维。这种辩证思维是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生命运动,揭示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过程中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中医理论的逻辑开端,不是选择公理、推导定理的公理化方法建立的形式逻辑理论,而是以“阴阳”这种辩证矛盾的概念、范畴形式为逻辑开端,以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动态平衡为对立统一思维律,把握人体生命运动中的不同方面(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不同层次(精、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天人)、不同阶段(生、长、壮、老、已)的矛盾运动变化规律,规范、演绎的是一个逐级矛盾(阴阳)分析式的辩证——类比逻辑体系。
  所谓的辩证逻辑体系,就是指以反映事物整体的对立规定性的具体概念及其概念体系,揭示事物辩证本质和运动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能否形成这样的逻辑体系,取决于是否由对立统一思维律指导建构的理论体系。对立统一思维律是建构辩证逻辑科学体系的起点和核心,在建构辩证逻辑体系中能揭示同一思想的内在差异,把握不同思维的相互联系,认识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使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为整体,形成反映事物整体对立规定性的具体概念的辩证思想。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思维律,中医学在古人对人体组织结构了解甚微的情况下,引进阴阳学说,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生命运动,揭示生命活动的矛盾运动,为中医先哲们回避人体的组织结构,先研究生命运动的过程、疾病变化规律,提供了思维工具和方法。
  由于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动态平衡具有揭示同一思想内在差异,把握不同思想的相互联系,认识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统一为整体的思想能力,所以以阴阳学说为思维规律推演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一个自觉的辩证思维体系。

  记者:中医药学为什么会形成具有辩证、形名、类推逻辑特征的医学理论体系?
  任秀玲:因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先秦逻辑的应用学科,它坚持医学科学的特点,没有照搬《墨辩》的三物逻辑,又根据自己学科的需要,改良了“三物逻辑”;广蓄博采,吸收了宋钘、尹文的“以形正名”理论,形成概念、证候和推理模式;移植荀子的“举统类”方法,通过“取象比类”进行归类判断,将未知代入推理模式,推测出未知;汲取韩非子“理”即客观事物具体规律的理论,探索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应用《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思想,将“阴阳”贯穿于名、辞、说、故、理、类这些逻辑范畴中。完成了由现象把握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认识过程,使中医药学能够通过现象抓住生命和疾病的本质规律,构筑起中国人的辩证、形名、类推逻辑的医学理论体系。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