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6:53:51
支者從肺出絡心, 注胸中, 此肺腎相聯而病則俱病矣。 且血本精類, 而腎主五液。 故凡病血者雖有五臟之辨, 然無不由於水虧, 水虧則火盛, 火盛則刑金, 金病則肺燥, 肺燥則絡傷而嗽血, 液涸而成痰, 此其病標固在肺, 而病本則在腎也, 苟欲舍腎而治血, 終非治之善者。 第腎中自有水火, 水虛本不能滋養, 火虛尤不能化生, 有善窺水火之微者, 則洞垣之目無過是矣。
2.欬血, 嗽血, 皆從肺竅中出, 雖若同類, 而實有不同也。 蓋欬血者少痰, 其出較難; 嗽血者多痰, 其出較易。 欬而少痰者, 水竭於下, 液涸於上也, 亦名乾嗽。 嗽而多痰者, 水泛於上, 血化為痰也, 亦謂之白血。 此二者之治, 雖皆宜壯水補陰, 凡一陰煎, 四陰煎, 六味地黃湯, 麥門冬湯, 天門冬丸, 貝母丸之類, 皆必用之藥也。 然乾欬者宜加滋潤為佐, 如天冬, 麥冬, 百合, 柏子仁, 茜根之屬, 或當歸亦可酌用; 多痰者宜加清降為佐, 如貝母, 海石, 阿膠, 竹瀝之屬, 而當歸則非所宜也。
欬血辨古
王節齋曰: 大抵欬嗽見血, 多是肺受熱邪, 氣得熱而變為火, 火盛而陰血不寧, 從火上升, 故治宜瀉火滋陰, 忌用人參等甘溫之藥。 然亦有氣虛而欬血者, 則宜用人參, 黃耆, 款冬花等藥, 但此等證不多耳。

愚意王氏之說, 乃多以火證為言, 故凡治血因火動而為欬嗽者, 則不得不於滋陰藥中加清火等劑, 如黃芩, 桑皮清肺火, 黃連清心火, 石膏清胃火, 梔子, 龍膽草清肝火, 黃檗, 知母清腎火, 貝母, 瓜蔞, 竹葉, 枇杷葉潤肺化痰。 此等治法非不可用, 然惟火之偶盛而根本未虧者, 則但去其火, 自無不愈, 若用此法概治勞損, 總不過暫解燃眉, 終非救本之道。 蓋凡陰虛生火等證, 多以真陰受傷, 水虧而然, 此其所重在陰, 不當在火, 若治火太過, 則未免脾腎俱敗, 必致不救, 此所以虛火宜補也。 且常有過服天冬, 生地之類, 致傷胃氣, 不能生金而不愈者; 又有妄用黃檗, 知母之屬, 愈損真陰, 遏絕生氣而不復者, 此又傷而復傷, 則尤為脾肺腎三陰虧損之害。 故凡欲壯水補陰者, 無如一陰煎, 左歸飲, 或五陰煎, 五福飲, 大補元煎, 六味地黃丸等方, 斯為最妥。 其有火本無根, 化元失守, 或誤用寒涼而病及脾肺, 則有以寒在上焦而為嘔惡, 為短氣, 為眩運者; 有以寒在中焦而為膨滿, 為痰涎, 為飲食不運者; 有以寒在下焦而為溏泄, 為腹痛, 為小水不化, 為足寒膝冷等證, 則理中湯, 理陰煎, 或右歸飲, 右歸丸, 八味地黃丸之類, 皆當隨證隨臟擇而用之, 勿謂見血者多是肺受熱邪, 而但知滋陰降火, 則必多為人害矣。


血論治共五條
1.血證, 諸家但謂其出於肺, 蓋以鼻為肺之竅也, 不知鼻為手足陽明之正經, 而手足太陽亦皆至鼻。 故仲景曰: 太陽病, 脈浮緊, 發熱身無汗, 自?者愈。 此太陽之?也。 <原病式>曰: 陽熱怫鬱於足陽明而上熱, 則血妄行為鼻?。 此陽明之?也。 若以愚見言之, 則凡鼻?之血, 必自山根以上, 精明之次而來, 而精明一穴, 乃手足太陽, 足陽明, 陰陽蹻五脈之會, 此諸經皆能為?也。 然行於脊背者, 無如足太陽為最。 行於胸腹者, 無如足陽明為最。 而尤有其最者, 則又惟衝脈為十二經之血海, 衝之上俞出足太陽之大杼, 衝之下俞會足陽明之氣街, 故太陽, 陽明之至, 而衝脈無不至矣, 衝脈之至, 則十二經無不至矣。 所以?之微者, 不過一經之近, 而?之甚者, 則甚至數升或至斗許, 并通身形色盡脫, 又豈特手太陰一經而病至如是耶? 臨證者不可不察。
2.血之由, 內熱者多在陽明經, 治當以清降為主。 微熱者, 宜生地, 芍藥, 天冬, 麥冬, 玄參, 丹參, 或<局方>犀角地黃湯, 生地黃飲子, 麥門冬散之類主之。 熱甚者, 宜芩, 連, 梔, 檗, 或茜根散, 抽薪飲, 加減一陰煎; 若兼頭痛, 口渴者, 宜玉女煎, 白虎湯之類主之。 或陽明熱極, 下不通而火壅於上者, 宜<拔萃>犀角地黃湯之類, 通其下而上自愈。
3.血之由外感者, 多在太陽經。 觀仲景曰: 傷寒脈浮緊, 不發汗, 因致?者, 麻黃湯主之。 曰傷寒不大便, 其小便清者, 知不在裏仍在表也, 當須發汗。 若頭痛者必?, 宜桂枝湯。 成無己曰: 傷寒?者, 為邪氣不得發散, 壅盛於經, 逼迫於血, 因致?也。 麻黃湯, 桂枝湯治?者, 非治?也, 即是發散經中邪氣耳。 按此論治, 則凡傷寒因?而邪得解者。 即所以代汗也, 不必治之。 若雖見?而脈仍浮緊, 熱仍不退, 是必?有未透而表邪之猶未解耳, 故仍宜麻黃桂枝等湯。 然此二湯乃仲景正傷寒之治法, 倘病由溫熱而有未宜於此者。 則但於傷寒門擇散劑之宜者用之, 或於余新方中諸柴胡飲隨宜用之, 自無不可。
4.血雖多由火, 而惟於陰虛者為尤多, 正以勞損傷陰, 則水不制火, 最能動衝任陰分之血。 但察其脈之滑實有力, 及素無傷損者, 當作火治如前。 若脈來洪大無力, 或弦, 或芤, 或細數無神, 而素多酒色內傷者, 此皆陰虛之證, 當專以補陰為主。 若有微火者, 自當兼而清之, 以治其標。 若雖見虛熱, 而無真確陽證, 則但當以甘平之劑溫養真陰, 務令陰氣完固, 乃可拔本塞源, 永無後患, 如一陰煎, 三陰煎, 左歸飲, 六味地黃湯之類, 皆必用之劑。 如兼氣虛者, 則五福飲, 五陰煎之屬, 皆當隨宜用之。
5.止法: 凡?血甚多不能止者, 用蒜一頭, 搗如泥, 作餅如錢大, 厚一分許, 貼腳心。 左?貼右, 右?貼左, 兩孔俱出者, 左右俱貼, 即止。 又止?歌因九四, 止?方因九三, 鼻?蒸法因九五, 黑神散和二一一俱可擇用。 ?
血新按
血有格陽證者, 以陰虧於下, 而陽浮於上, 但察其六脈細微, 全無熱邆, 或脈見浮虛豁大, 上熱下寒而血?不止, 皆其證也, 治宜益火之源。 古有八味地黃湯, 乃其對證之劑, 余復有鎮陰煎之製, 其效尤捷。 蓋此證不惟內傷者有之, 即傷寒者亦有之, 然必其素多斲喪, 損及真陰者, 乃見此證。 余嘗治一多慾少年, 以傷寒七日之後, 忽爾鼻?, 以為將解之兆, 及自辰至申, 所?者一斗餘, 鼻息脈息俱已將脫, 身冷如冰, 目視俱直, 而猶涓涓不絕, 呼吸垂危。 其父母號呼求救, 余急投鎮陰煎一劑, ?乃止, 身乃溫, 次加調理而愈。 自後凡治此證, 無不響應, 亦神矣哉。
齒?舌血論治共五條
1.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 名為齒?, 此手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 蓋手陽明入下齒中, 足陽明入上齒中, 又腎主骨, 齒者骨之所終也。 此雖皆能為齒病, 然血出於經, 則惟陽明為最。 故凡陽明火盛, 則為口臭, 為牙根腐爛腫痛, 或血出如涌而齒不動搖。 必其人素好肥甘辛熱之物, 或善飲胃強者, 多有陽明實熱之證, 宜內服抽薪飲, 清胃散等劑, 外以冰玉散敷之。
2.陽明實熱之甚, 大便閉結不通, 而齒?不止者, 宜調胃承氣湯下之。
3.腎水不足, 口不臭, 牙不痛, 但齒搖不堅, 或微痛不甚, 而牙縫時多出血者, 此腎陰不固, 虛火偶動而然, 但宜壯腎, 以六味地黃丸, 左歸丸之類主之。 或其陽虛於下而虛火上浮者, 宜八味丸, 小安腎丸之類主之。
4.陰虛有火而病為齒?者, 其證或多燥渴, 或見消瘦, 或神氣困倦, 或小水短澀而熱, 或六脈浮大而豁, 此雖陽明有餘, 而亦少陰不足, 宜玉女煎主之。 凡屬陰虛有火者, 則惟此煎為最妙, 然必大便多實者, 乃可用之。 若大便滑泄, 或脈細惡寒, 下元無火等證, 則亦有格陽而然者, 當以前吐血條中格陽法治之。
5.舌上無故出血如縷者, 以心脾腎之脈皆及於舌, 若此諸經有火, 則皆能令舌出血。 用蒲黃炒焦為末敷之, 或炒槐花為末摻之, 或冰玉散敷之亦可。 若火之甚者, 仍須用湯飲等劑, 以清三陰之火。
咯唾痰涎血論治共三條
1.咯血唾血, 古皆云出於腎, 痰涎之血, 云出於于脾, 此亦未必然也。 凡咯血者, 於喉中微咯即出, 非若欬血, 嗽血之費力而甚也。 大都欬嗽而出者出於臟, 出於臟者其來遠; 一咯而出者出於喉, 出於喉者其來近。 其來遠者, 內傷已甚, 其來近者, 不過在經絡之間, 所以凡見咯血, 唾血及痰涎中帶血者, 多無欬嗽發熱, 氣喘骨蒸等證, 此其輕重為可知矣。 治此之法, 凡因火者, 亦不過微清脾肺之火; 或因勞倦而致者, 但為養營補陰, 則自無不愈。
2.勞損之漸者, 必初因酒色勞傷過度, 以致痰中或見血絲, 此則本於肝脾腎經。 當於未欬未嗽之先, 速為調理, 宜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 棗仁, 茯神, 茜根, 貝母, 甘草之屬主之。 或有火者, 宜加黃檗, 知母, 仍須加意謹慎, 庶無後患, 否則必漸甚也。
3.清晨初起時, 每於痰中有淡紫凝血, 或塊或片, 常見數口者, 此多以操心動火, 或多思鬱, 或由過飲, 但無欬嗽發熱等證, 即不足慮, 此不過致動絡血而然, 惟天王補心丹, 或二陰煎之類最所宜也。
咯血述古
薛立齋曰: 若脾經氣滯而痰中有血者, 宜加味歸脾湯。 若肝經血熱而痰中有血, 宜加味逍遙散。 若肝腎陰虛而痰中有血, 宜六味地黃丸, 若過服寒涼而唾痰有血者, 宜四君子類。

溺血論治共五條
1.凡溺血證, 其所出之由有三, 蓋從溺孔出者二, 從精孔出者一也。
2.溺孔之血, 其來近者, 出自膀胱。 其證溺時必孔道澀痛, 小水紅赤不利, 此多以酒色慾念致動下焦之火而然。 常見相火妄動, 逆而不通者, 微則淋濁, 甚則見血。 經曰: 胞移熱於膀胱, 則癃而溺血, 即此證也。 治宜清利膀胱之火, 以生地, 芍藥, 牛膝, 山梔, 黃檗, 知母, 龍膽草, 瞿麥, 木通, 澤瀉等劑, 或七正散, 大分清飲, 五淋散之屬, 皆所宜也。
3.溺孔之血, 其來遠者, 出自小腸。 其證則溺孔不痛而血隨溺出, 或痛隱於臍腹, 或熱見於臟腑。 蓋小腸與心為表裏, 此丙火氣化之源, 清濁所由以分也。 故無論焦心勞力, 或厚味酒漿, 而上中二焦五志口腹之火, 凡從清道以降者, 必皆由小腸以達膀胱也。 治須隨證察因, 以清臟腑致火之源, 宜於寒陣中擇方用之。
4.精道之血, 必自精宮血海而出於命門。 蓋腎者主水, 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故凡勞傷五臟, 或五志之火致令衝任動血者, 多從精道而出。 然何以辨之? 但病在小腸者, 必從溺出; 病在命門者, 必從精出, 凡於小腹下精泄處覺有痠痛而出者, 即是命門之病, 而治之之法亦與水道者不同。 蓋水道之血宜利, 精道之血不宜利; 澀痛不通者亦宜利, 血滑不痛者不宜利也。 若果三焦火盛者, 惟宜清火涼血為主, 以生地, 芍藥, 丹皮, 地骨, 茜根, 梔子, 槐花及芩, 連, 知, 檗之類主之, 或約陰丸, 約營煎俱可用。 若腎陰不足而精血不固者, 宜養陰養血為主, 以左歸飲, 或人參固本丸之類主之。 若腎虛不禁, 或病久精血滑泄者, 宜固澀為主, 以秘元煎, 苓朮菟絲丸, 金櫻膏, 玉鎖丹, 金鎖思仙丹之類主之, 或續斷烏梅之屬, 亦所宜用。 若心氣不定, 精神外馳, 以致水火相殘, 精血失守者, 宜養心安神為主, 以人參丸, 天王補心丹, 王荊公妙香散之類主之。 若脾肺氣虛下陷, 不能攝血而下者, 宜歸脾湯, 人參養營湯, 補中益氣湯, 舉元煎之類主之。
5.血從精道出者, 是即血淋之屬, 多因房勞以致陰虛火動, 營血妄行而然。 凡血出命門而澀痛者為血淋, 不痛者為溺血, 好色者必屬虛也。
便血論治共十條
1.便血之與腸澼, 本非同類。 蓋便血者, 大便多實而血自下也; 腸澼者, 因瀉利而見膿血, 即痢疾也。 觀<內經>曰: 食飲不節, 起居不時者, 陰受之。 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五臟則?滿閉塞, 下為飧泄。 久為腸澼。 此可見腸澼之因飧泄, 自與便血不同, 而治亦有異。 且便血有夙疾, 而腸澼惟新邪, 尤為易辨。 今諸書以此類言者, 皆誤也。 茲列便血證治於此, 而腸澼之義則在痢疾門。 故凡臨此證者, 必須詳察大便之燥泄何如, 庶不致疑似誤認之謬。 然多酒之人, 必多溏泄, 亦多便血, 是又不可因泄而作腸澼也。
2.大便下血, 多由腸胃之火, 蓋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也。 但血在便前者, 其來近, 近者, 或在廣腸, 或在肛門; 血在便後者, 其來遠, 遠者, 或在小腸, 或在於胃。 雖血之妄行, 由火者多, 然未必盡由於火也。 故於火證之外, 則有脾胃陽虛而不能統血者, 有氣陷而血亦陷者, 有病久滑泄而血因以動者, 有風邪結於陰分而為便血者。 大都有火者多因血熱, 無火者多因虛滑, 故治血者, 但當知虛實之要。
3.下血因火者, 宜清熱為主, 惟約營煎最佳, 次以地榆散, 槐花散, 黃連丸, 槐角丸之類主之。 若熱在脾胃小腸之間, 而火之甚者, 宜抽薪飲, 黃連解毒湯之類主之。 若素以腸臟多火, 而遠年近日臟毒下血久不能愈者, 宜臟連丸, 豬臟丸主之。 若大腸風熱而血不止者, 宜防風黃芩丸主之。
4.酒毒濕熱結畜大腸下血者, 宜約營煎, 聚金丸, 或槐角丸之類主之。 若但以寒濕而無火下血者, 宜二朮煎, 或四君子湯主之, 或葛花解醒湯亦佳。
5.脾胃氣虛而大便下血者, 其血不甚鮮紅, 或紫色, 或黑色, 此陽敗而然, 故多無熱證, 而或見惡心嘔吐。 蓋脾統血, 脾氣虛則不能收攝, 脾化血, 脾氣虛則不能運化, 是皆血無所主, 因而脫陷妄行, 速宜溫補脾胃, 以壽脾煎, 理中湯, 養中煎, 歸脾湯, 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
6.氣陷不舉而血不止者, 宜補中益氣湯, 或壽脾煎, 歸脾湯主之。
若微陷而兼火者, 宜東垣加減四物湯主之。 若氣大虛而大陷者, 宜舉元煎主之。

7.血滑不止者, 或因病久而滑, 或因年衰而滑, 或因氣虛而滑, 或因誤用攻擊, 以致氣陷而滑。 凡動血之初, 多由於火, 及火邪既衰而仍有不能止者, 非虛即滑也。 凡此之類, 皆當以固澀為主, 宜勝金丸, 香梅丸之類主之。 然血滑不止者, 多由氣虛, 宜以人參湯送之尤妙。 或以補中益氣湯, 歸脾湯, 舉元煎, 理中湯加烏梅, 文蛤, 五味子之類主之。 若滑甚不能止者, 惟玉關丸最佳。
8.結陰便血者, 以風寒之邪結於陰分而然, 此非傷寒之比, 蓋邪在五臟留而不去, 是謂之結陰。 邪內結不得外行, 則病歸血分, 故為便血。 經曰: 結陰者, 便血一升, 再結二升, 三結三升, 正此之謂。 此宜外灸中脘, 氣海, 三里以散風邪, 內以平胃地榆湯溫散之劑主之。
9.怒氣傷肝, 血因氣逆而下者, 宜化肝煎, 枳殼湯之類主之。 若逆氣散而微有火者, 宜黃芩芍藥湯主之。 若肝邪乘胃, 以致脾虛失血者, 自無煩熱氣逆等證, 宜從前脾胃氣虛證治, 不得平肝以再傷脾氣也。
10.凡因勞倦, 七情, 內傷不足, 而致大便動血者, 非傷心脾, 即傷肝腎。 此其中氣受傷, 故有為嘔惡痞滿者, 有為疼痛泄瀉者; 有為寒熱往來, 飲食不進者。 時醫不能察本, 但見此證, 非云氣滯, 即云痰火, 而肆用寒涼, 妄加攻擊, 傷而又傷, 必致延綿日困。 及其既甚, 則多有大便下紫黑敗血者, 此胃氣大損, 脾元脫竭, 血無所統, 故注泄下行, 陽敗於陰, 故色為灰黑, 此危劇證也, 即速用回陽等劑猶恐不及, 而若輩猶云: 飲既見血, 安可再用溫藥, 必致其斃。 吁! 受害者殊為可憫, 害人者殊為可恨。
便血述古
徐東皋曰: 凡下血之人, 用涼藥多而不愈者, 必須加辛味。 用辛味而不愈, 可用溫劑兼升提藥, 須酒浸, 酒炒始效。 凡久而虛者, 當行溫散, 如四物加升麻, 炮乾薑之屬是也。
血證論列方
一陰煎新補八。 三陰煎新補十一。 四陰煎新補十二。 五陰煎新補十三。 麥門冬湯寒四四。 右歸飲新補三。 左歸丸新補四。 大分清飲新寒五。 生脈散補五六。 人參湯補三四。 天門冬丸和二一三。 壽脾煎新熱十六。 四物湯補八。 加味歸脾湯補三三。 八味丸補一二一。 舉元煎新補十七。 人參養營湯補二一。 二陰煎新補十一。 大補元煎新補一。 四君子湯補一。 五福飲新補六。 左歸飲新補二。 麥門冬散補七七。 右歸丸新補五。 小營煎新補十五。 枇杷葉散和二百六。 人參丸補百五。 養中煎新熱四。 小安腎丸熱一六七。 歸脾湯補三二。 六味丸百二十。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鎮陰煎新熱十三。 理中湯熱一。 理陰煎新熱三。 白虎湯寒二。 人參白虎湯寒三。 化肝煎新寒十。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約陰丸新寒十八。 冰玉散新因四六。 抽薪飲新寒三。 人參固本丸補百六。 五淋散寒百十七。 涼膈散攻十九。 生地黃飲子寒八四。 清胃飲寒五六。 清胃散寒五四。 苓朮菟絲丸新固五。 玉鎖丹固二一。 金鎖思仙丹固十九。 香梅丸固五八。 地榆散寒九五。 黃芩芍藥湯寒百九。 加減四物湯寒九九。 玉女煎新寒十二。 約營煎新寒二十。 秘元煎新固一。 貝母丸新和十八。 清化飲新因十三。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 徒薪飲新寒四。 七正散寒百十六。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三黃丸攻六八。 茜根散寒八五。 加味逍遙散補九三。 二朮煎新和十二。 玉關丸新固八。 金櫻膏補百一。 枳殼湯寒百。 王荊公妙柏散固十六。 槐花散寒九七。 聚金丸寒一七七。 槐角丸寒一七五。 勝金丸固五九。 防風黃芩丸婦一二三。 豬臟丸寒一八一。 麻黃湯散一。 黃連解毒湯寒一。 甘草乾薑湯熱五四。 調胃承氣湯攻三。 <局方>犀角地黃湯寒七九。 平胃地榆湯和二一六。 臟連丸寒一七八。 黃連丸寒百八十。 竹葉石膏湯寒五。 桂枝湯散九。 木香理中湯熱四。 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 桃仁承氣湯攻五。 <拔萃>犀角地黃湯寒八一。
論外備用方
黃耆湯補六七久嗽血。 麥門冬飲子補七三吐?。 醍醐膏補六六欬血。 地黃散補七十?血。 五味黃耆散補六八嗽血。 團參丸補百七氣虛吐血。 側柏散和二百四血湧不止。 龍腦雞蘇丸和三七二虛火吐?。 地黃煎和二百五內傷吐血。 柔脾湯補七一虛熱吐?。 胃風湯補九五濕毒下血。 麥門冬飲子補七二久吐不愈。 旋神散補七八虛勞吐血。 百花膏和一四五嗽血。 加味四君子湯補二氣虛不攝。 綠雲散和二百十吐血不止。 雙荷散和二百三暴吐血。 <簡易>黑神散和二一三諸失血。 髮灰散和二一四止諸血。 杏仁膏和一四三乾嗽唾血。 棕灰散和二一五便血。 黃連湯寒百四濕熱下血。 小烏沉湯和二一八氣逆便血。 小薊飲子寒百二溲血。 阿膠丸寒一七六腸風。 四味地榆散寒九六熱邪下血。 二神散寒八七吐崩下血。 溺血方固六六。 人參五味子湯外一五三虛勞欬血。 當歸丸外百行血利便。 寸金散因百十四舌血。 阿膠散和二百七唾血。 生韭飲和一五一清瘀血。 除濕和血湯和二一九便血。 地榆丸寒一七四血痢下血。 四生丸寒八八血熱吐?。 酒蒸黃連丸寒一七九便血。 生地黃散寒八三溺血。 枳殼散寒百一肝火便血。 烏梅丸固六十便血如神。 椿皮散固五五腸風。 桃花湯外九四逐瘀血。 外科槐花散外一六九腸風。 劫勞散婦一二四唾紅。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終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