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暑第 2 页
某 舌灰黄,头痛咳逆,左肢掣痛,此烦劳阳动,暑风乘虚袭入,最虑风动中厥。
鲜荷叶三钱 鲜莲子五钱 茯神一钱半 益元散三钱 川贝母一钱半 橘红一钱
杨女 暑热秽浊,阻塞肺部,气痹腹满,宜以轻可去实。
西瓜翠衣 白通草 活水芦根 生苡仁
临好,加入石膏末二钱。
周二三 暑风热,神呆。
鲜荷叶 苦丁茶 滑石 木通 杏仁 厚朴 广皮 白蔻仁
郁二六 暑热,头胀,咳喉痛。
鲜荷叶 杏仁 射干 橘红 桑皮 桔梗 木通 滑石
胡 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也。暑热阻气中痞不运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王 身热自汗,腹痛,大小便不利,脉虚,右大左小,暑热内闭,拟和表里法。
薄荷 枳实 黄芩 生白芍 竹叶心 黑山栀 通草 甘草
程四二 秽热由清窍入,直犯募原,初头痛肌胀,今不饥痞闷,以苦辛寒法。
杏仁 半夏 厚朴 橘红 竹叶 黄芩 滑石
又 脉虚,舌赤消渴,伏暑热气,过卫入营,治在手厥阴。
竹叶 犀角 生地 麦冬 玄参
某六一 舌黄,脘闷,头胀,口渴,溺短,此吸受秽气所致。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七分 杏仁三钱 厚朴一钱半 通草一钱半 广皮白一钱半
某三三 秽暑吸入,内结募原,脘闷腹痛,便泄不爽,法宜芳香逐秽,以疏中焦为主。
藿香梗 杏仁 厚朴 茯苓皮 半夏曲 广皮 香附 麦芽
杨 秋暑内烁,烦渴,喜得冷冻饮料,脉右小弱者,暑伤气分,脉必芤虚也,此非结胸症,宜辛寒以彻里邪。
石膏 知母 厚朴 杏仁 半夏 姜汁
沈二三 脉小色白,气分不足,兼之胃弱少食,闻秽浊要刮痧,阴柔之药,妨胃助浊,常以猪肚丸养胃,入夏令,热更伤气,每食远进生脉四君子汤一剂,恪守日服,可杜夏季客暑之侵。
生脉四君子汤,长服猪肚丸。
卜二八 春夏必吞酸,肢痿麻木,此体虚不耐阳气升泄,乃热伤气分为病,宗东垣清暑益气之议。
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麦冬 五味 青皮 陈皮 泽泻 葛根 升麻 黄柏 归身 神曲
任十六 冲年真阴未长,逢长夏湿热交迫,斯气泄烦倦,当静坐凉爽,过月凉飙至,炎熇去,乃却病之期,与清暑益气之属。
清暑益气汤。
徐十四 长夏湿热令行,肢起脓窠,烦倦不嗜食,此体质本怯,而湿与热邪,皆伤气分,当以注夏同参.用清暑益气法。
人参 白术 广皮 五味 麦冬 川连 黄柏 升麻 葛根 神曲 麦芽 谷芽
鲜荷叶汁泛丸。
施四七 以烦劳伤阳,交长夏发泄令加,见症都是气弱,亦热伤气也,烦渴有痰,先治其胃,盖阳明经脉,主乎束筋骨以流利机关耳。烦劳伤暑胃虚
金匮麦门冬汤。
吴 诊脉肝胆独大,尺中动数,先天素弱,水亏,木少滋荣,当春深长夏,天地气机泄越,身中烦倦食减,皆热伤元气所致,进以甘酸,充养胃阴,少俟秋肃天降,培植下焦,固纳为宜。
炒麦冬 木瓜 北沙参 生甘草 乌梅
程 暑久入营,夜寐不安,不饥微痞,阴虚体质,议理心营。暑入心营
鲜生地 玄参 川连 银花 连翘 丹参
顾十三 阴虚遗热,小便淋沥,近日冒暑,初起寒热头痛,汗出不解,肌肉麻木,手足牵强,神昏如寐,成疟则轻,痉厥则重。
犀角 玄参 小生地 连翘心 竹叶心 石菖蒲 滑石
化牛黄丸,二服。
某 初病伏暑,伤于气分,微热渴饮,邪犯肺也失治邪张,逆走膻中遂舌绛缩,小便忽闭,鼻煤裂血,口疮耳聋神呆,由气分之邪热,漫延于血分矣,夫肺主卫,心主营,营卫二气,昼夜行于经络之间,与邪相遇,或凉或热,今则入于络,津液被劫,必渐昏寐,所谓内闭外脱。
鲜生地 连翘 玄参 犀角 石菖蒲 金银花
汪 暑风久入营络,微热忽凉,议用玉女煎。暑风入营
玉女煎去麦冬、牛膝,加丹皮竹叶。
金 热止,津津汗出,伏暑已解,只因病魔日久,平素积劳,形色脉象虚衰,深虑变病,今饮食未进,寤寐未宁,议以敛液补虚。暑病久延伤液
人参 茯神 麦冬 五味 炒白芍
块辰砂一两,绵裹同煎。
又 热久,胃汁被劫,不饥不便,亦病后常事耳,古人论病,必究寝食,今食未加餐难寐,神识未清,为病伤元气,而热病必消烁真阴,议用三才汤意。
人参 天冬 生地 麦冬 五味子
顾 右脉空大左脉小芤,寒热麻痹,腰痛冷汗,平素积劳内虚,秋暑客邪,遂干脏阴,致神迷心热烦躁,刮痧似乎略爽,病不肯解,此非经络间病,颇虑热深劫阴,而为痉厥,张司农集诸贤论暑病,谓入肝则麻痹,入肾为消渴,此其明征,议清阴分之邪,仍以养正辅之。暑热深入劫阴
阿胶 小生地 麦冬 人参 小川连 乌梅肉
某 暑湿热气,触入上焦孔窍,头胀脘闷不饥,腹痛恶心,延久不清,有疟痢之忧,医者不明三焦治法,混投发散消食,宜乎无效。暑湿弥漫三焦
杏仁 香豉 橘红 黑山栀 半夏 厚朴 滑石 黄芩
张 舌白罩灰黑,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汗出,自利,伏暑内发,三焦均受,然清理上中为要。
杏仁 滑石 黄芩 半夏 厚朴 橘红 黄连 郁金 通草
某二六 暑热郁遏,头胀脘痛,口渴溺短,当清三焦。
丝瓜叶 飞滑石 淡竹叶 茯苓皮 厚朴 藿香 广皮 通草
何 暑湿皆客邪也,原无质,故初起头胀胸满,但伤上焦气分耳,酒家少谷,胃气素薄,一派消导,杂以辛散苦寒,胃再伤残,在上湿热,延及中下,遂协热自利,三焦邪蒸,气冲塞填胸,躁乱口渴,瓜果下脘,格拒相斗,此中宫大伤,况进热饮略受,其为胃阳残惫,而邪结内踞可知矣,考暑门时风烦躁,清浊交乱者,昔贤每以来复丹五六十粒,转运清浊为先,攻补难施之际,望其效灵耳。
来复丹。
吴 目黄脘闷,咽中不爽,呕逆,寒少热多,暑湿客气之伤,三焦不通,非风寒之症。
大竹叶 黄芩 杏仁 滑石 陈皮 厚朴 半夏 姜汁
又 暑湿热,皆气也,并酿蓄浊痰于胃,遂口甜腻滞不饥,议以宣气理痰。
川贝母 瓜蒌皮 杏仁 黑山栀 泽泻
另用二贤散。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