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痉厥第 3 页
叶氏 脉右大,热升风动,郁冒为厥,宗陈无择羚羊角散方。奇脉虚风阳动
羚羊角 小生地 玄参 丹参 连翘 黑豆皮
又 厥后惊惕汗泄,阳风无制,都缘阴枯不主恋阳,议用六味益阴和阳,炒六味去山药加人参秋石。
又 渴不欲饮,阴不上乘,况寐醒神识不静,易惊汗出,法当敛补。
人参 萸肉炭 熟地 五味 茯神 远志
又 半月经水两至,痛自下焦冲突而厥,病由阴维冲任,盖八脉所司也,此养营仅到中宫,所以无效。
苁蓉 鹿角霜 当归 柏子霜 桂枝木 茯苓
又 前法已中病情,须从奇经治义,照前方去桂枝木加鹿角胶。
又 病去八九,仅以温补下元为法,不必穷治。
淡苁蓉 炒杞子 当归 柏子仁 茯苓 小茴香
陶氏 脉数,厥止,热在营中。心营热
犀角 玄参 丹皮 连翘心 胆星 橘红
王 口鼻触入异气,胃伤呕吐,土衰则木克,肝风内横,三虫扰动为痛,从蛔厥论治。蛔厥呕吐
川椒 干姜 桂枝木 川楝子 人参 川连 乌梅 生白芍
黄二十 据述十一年前夏秋间,多用井水盐梅,因此昏厥,以后三五日一发,病愈虽醒,日瘦日减,间有语言不自接续,想其至理,水盐梅酸,大泄肝肾脏阴,厥者,阳气逆乱,冒神愦愦,势成沉痼,非痫厥门治痰治火清窍者,是脏阴受病,脏主乎藏蓄,医偏搜逐劫烁,凡阴涸欲绝,譬诸油尽,灯焰忽明忽昏,扑然息矣,先圣先贤从无成法,未敢凑药欺人。阴涸欲绝
常用人乳一杯。
某 脉左动如数,右小濡弱,病起嗔怒,即寒热汗出心悸,继而神魂自觉散越,夫肝脏藏魂,因怒则诸阳皆动,所见病源,无非阳动变化内风而为厥,故凡属厥症,多隶厥阴肝病,考内经治肝,不外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今精彩散失,镇固收摄,犹虑弗及,而方书泄肝平肝抑肝方法尽多,至于补法,多以子母相生为治,此病全以肝肾下焦主法为正,所服医药,并无师古之方,未识何见。
阿胶一钱半 鸡子黄一枚 人参一钱 生地三钱 金箔五片
某 冷自足上贯于心,初起周身麻木,今则口鼻皆有冷气,病起惊恐,内伤肝肾为厥,冲脉隶于肝肾,二脏失藏,冲气沸乱,其脉由至阴而上,故多冷耳。肝肾虚冲气逆
淡苁蓉 熟地炭 五味子 紫石英 茯苓 牛膝
汪 胃阳伤残,浊气上攻,将为痛厥,当治阳明之阳。痛厥
吴茱萸 姜汁 半夏 茯苓 粳米
又 照前方去吴萸加广皮。
某 热甚而厥,其热邪必在阴分,古称热深厥深,病中遗泄,阴伤邪陷,发表攻里,断难施用,和正托邪,是为正法。疟厥
草果 知母 人参 半夏 姜汁 乌梅
徐评 案中所载甚杂,或有痫症,或有痉症,或有怔忡症,或有火郁症,或有惊恐症,或有痰迷症,皆谓之厥,此编书者之过也,至于当用人参,则厥症十不得一者,乃居其三四,恐留邪之害,必有受之者矣。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http://www.wujue.com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