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外部排斥和制约是重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西文化差异制约中药国际化。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士对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中医药了解甚少。而且,国际上不懂中药与植物药的区别,不懂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故难以在短期内理解中医药。同时,高质量的中医药科研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较少,使人对中医药的科学性产生质疑。
第二,西方发达国家自身排斥中药。受到故步自封的顽固西医势力的排斥、打击,认为传统医学远低于现代医学,使得中医药无法被纳入其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另外,各国的中医人员缺乏组织性,不能团结一致与当地政府对话,进行有效沟通。
第三,对拟出口国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如澳大利亚规定国外药厂向澳出口产品的首要条件是获得TGA的GMP认证,而国内药厂缺乏对澳GMP标准的足够了解。
多管齐下提高竞争力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中药及其产业国际化,你有哪些方面的政策建议?
李广乾:第一,要加强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在国外特别是利用孔子学院大力开展正规中医药教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吸引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并在国外建立示范中医院,大力宣传中医药的疗效。当前,尤其需要大力宣传中医药理论对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重要指导意义与价值,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药行业的话语权。
第二,抓住全球化机遇,促进中药国际化。首先,经济全球化为中药国际化带来机遇。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转移,其中包括医药产业,这给予中药国际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其次,回归大自然为中药国际化提供机遇。近年来,许多发达经济体寻求绿色经济,回归大自然更多使用植物药,为中药国际化带来了又一个重要机遇。
第三,加强政府间交流、沟通、合作,加快推进中药国际化。一是利用国际组织,促进中药国际化。二是加强国家间谈判,维护中药的国际合法地位。三是在双边协议和区域协议中,尽可能为中药国际化提供条件,要将中医药国际化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四是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加深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运用。
第四,鼓励、支持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跨国公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坚持创新发展道路,做大做强企业的中药品牌;鼓励和支持中药企业对外投资,加快中药进入国外大型医药市场步伐;通过兼并重组培育中药跨国公司。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