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心理 >> 正文

心理系学生为何也会自杀?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6 12:10:08

心理系学生为何也会自杀?

  28日下午,记者从北大校长办公室得到证实,坠楼男生确属自杀。但当记者再次追问时,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又称对情况不完全了解,请记者询问心理系教师。但记者未能与心理系老师再次取得联系。

  “心理系学生为何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面对3个月来第3名坠亡的校友,不少北大学生在校园BBS上发帖提出这样的疑问。

  “理论上,作为心理系学生应该具备心理治疗的知识。”曾是北大心理系硕士的于清源如是说。但她也强调“学与用是两码事,学习过心理治疗课程,未必能运用自如。”心理系曲老师也称,这名坠楼男生刚修完大二课程,大学前两年专业课很少,能掌握的心理治疗知识并不多。

  而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督导师杨莹则表示,心理系学生未必不能有心理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个人应学会寻找宣泄的渠道,比如去慢跑、唱歌或爬山来释放自己。杨莹称,心理医生的自杀率也很高,所以心理督导师会定期开导心理医生。

  如何预先判断身边同学的自杀倾向呢?北大专职心理咨询师方新在与同学在线聊天时曾回答说:“如果身边同学持续食欲不振或整夜失眠,其他同学可迅速向班主任老师汇报。”杨莹还提醒道:“面对徘徊在自杀边缘的同窗,其他同学尽量不要亲近,因为情绪是会感染的,应马上向心理医生求助。”

  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老师和父母。迈进大学门后,杨莹建议大学生之间应增多关爱,学校也该多组织集体活动,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杨莹指出,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校园网,网络聊天代替了同学间面对面的沟通,而眼神的对撞和眼睛与屏幕的交流是两码事,长期上网成瘾会引发心理问题。老师应组织适合学生胃口的集体活动,把学生从网络上拉回到现实世界。此外,大学辅导老师也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据北大专职心理咨询师孙莉介绍,北大已开始行动,由专职咨询师向各院辅导老师传授心理健康常识。

  “上半年大学生频频自杀,高校并不能负全责,”孙莉说,“从表面看,选择自杀可能是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或是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杨莹认为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保证。杨莹向记者举例说,在国外,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孩子们会共同去争家长的宠,而中国是两代人一起去争一个孩子的宠。孩子顺心惯了,到了大学难以独立应对挫折,就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杨莹建议,中国的家长应多对孩子进行“肯定教育”。她告诉记者,在孩子成长期父母给予的肯定要达到5000次以上,才可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国外的家长常会竖起大拇指鼓励自己的孩子,而中国的家长却常伸出食指指责孩子。这样孩子的自信就会打折扣,没有足够自信就难以培养自尊,不尊重自己更何谈尊重别人。杨莹认为很多孩子苛求别人,当二人意见相左时,关系就会紧张,这实际上是孩子自信不足,导致不够自尊,所以也不尊重别人的意见。但她也不同意家长过度赞美孩子,要建立适当的自信,家长应多从正面鼓励和肯定孩子。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如何去做,而不要用“别”、“千万不要”等字眼。

  采访结束时,几位心理学专家都表示,家长从小进行肯定教育,同学增多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从心理上进行辅导,多方面着手,让惨痛的悲剧不再发生,这才是生者应该做的。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