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如腹痛不止,又用针于两下十指近甲,稍针出血即愈。”“两足坠痛、亦名水沙,可于两脚曲膝内两筋两骨,间刺出血愈,名委中穴。”是说痧证腹痛不止的,可以在十指尖放血,两腿沉重疼痛的,可以在委中穴处放血。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三是“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复衣被,吃少粥汤或葱鼓汤,或清油个葱茶,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是说治痧证,可以用苎麻纤维团,蘸水在颈项、时臂、膝腕等部什进行“戛掠”。臭是刮的意思,《文选》卷12收入了晋朝人木玄虚的《海赋》,赋中有“戛严敖,偃高涛”句话,唐朝人李周翰注说:“戛,历刮也。”可见“戛掠”就是刮掠。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上,然后通过盖衣被保暖,喝粥、汤、茶等发汗,使汗孔刊行张、痧毒外泄。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刮痧法”,以后在明清的医学著作中,不仅继承了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痧证及刮痧疗法方面的知识,而且大有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痧证辨治专著,为清代康熙14年(公元1676年)郭右陶所撰的《痧胀玉衡》。该书对痧证的病因、病机、证侯分类、症状表现及治法用方,对刮痧、放痧、淬痧等的具体方法和适应证,皆有详细记载。 从痧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来看,《痧胀玉衡》认为:“痧胀(因痧证有遍身肿胀、疼痛难忍的症状,故郭氏也称其为痧胀)或因秽气所触,或因暑气所感,或动时行不正之气,或乘伏寒伏热过时而来,总不外于外伤风热,故肌表必实,实则热毒之气既胀于胸腹肠胃之中,若更用热饮用热气,适助其肿胀,元从而泄。故犯此者,有立时胀死之害。”“痧证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可见这里所说的“痧”,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疫气、秽浊之气后,毒邪内郁外发所造成的多种证候,主要可以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病毒或细菌所引起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除前面提到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副霍乱外,象病毒件感冒、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败血症、白喉、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等等,还有气候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如小暑,以及误吸毒气,秽气所造成的肺水肿、晕厥等等,都可以归属痧证的范畴。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