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拿中医姓“中”当幌子

□ 陈壮忠 容景瑜 广州中医药大学
时下又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各中医院校纷纷创出毕业生人数的历史新高。面对人数如此众多的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有了比较广阔的选择余地,也相继提高了用人标准。其中也出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用人标准,令许多高校毕业生无所适从。如某些用人单位标榜自己只招西医院校的毕业生,不需要中医毕业生;某些用人单位只招中医的硕士、博士,还要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执业医生证等一大堆条件;某些用人单位录用中医院校毕业生时的条件很多,如规定中医生只能开中药不能开西药,只能针灸不能手术,只能坐门诊不能进病房等等,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中医只能姓中不姓西”,让许多中医院校毕业生摸不着头脑,哭笑不得。
确保中医“姓中”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何让中医院、中医生保持“姓中”本色,是近几年来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中医院、中医生保持“姓中”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是真正的中医生?令人深思。
有位中医教授总结得好:什么是中医生?什么是现代中医生?现代中医生就是你除了会用现代医学看病之外,还要会用中医中药治病救人。中医姓“中”不姓“西”,只能开中药不能开西药,只能针灸不能手术,只能坐门诊不能进病房,那是对中医医学史的无知,是对中医的误解,或者只是用人单位排斥中医的幌子而已。
中医是一门临床实践科学,向来不排斥其他外来临床学科。中医不能手术,那中医的外科、骨伤科、五官科等学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中医这些学科又能干什么,以后怎么发展?中医向来是敢于吸收百家之长发展自己,丰富自己,中医学的分科也是在吸收各学科的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丰富起来的,如历史上眼科由于条件限制,只能简单把眼科疾病分为内障、外障等,现在有了眼底镜等仪器,看到许多以前不能看到的,丰富了脏腑经络辨证学说,丰富了眼科学的内容,并利用这些学说遣方用药,治疗眼科疾病,取得很大的进步。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发展也大多如此。中医眼科学很早就开展眼球摘除术,中医外科开展痔疮切除术等,只是由于历史限制,没有形成规模而已。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中医“姓中”是对中医发展的基本定位,应坚持中医的主体地位不变。但强调中医院、中医生“姓中”,不能以此为“幌子”排斥中医,决不能像用人单位所说那样:中医生只能开中药不能开西药,只能针灸不能手术,只能坐门诊不能进病房。那是对中医的误解。如果这样做只会阻碍中医药学的发展,危害颇深。
陈镜合教授在总结什么是现代中医的时候,多次强调中医临床时必须是“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笔者认为现代中医“姓中”应该以此为标准,而不能借此排斥中医师全面临床。在治病救人的时候,应该以病人的痊愈、提高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针对中西医的不同优势病种,采取不同的诊治手段,主动应用中医药治病救人,不断拓展中医药的应用领域,丰富中医药理论。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术数游戏]诸葛亮马前课应用须知 03-24 [健康杂谈]推广养生保健知识还需专业指导 07-25 [健康杂谈]生活中对吸烟认识的误区 07-24 [健康杂谈]阿是穴的起源与应用 07-07 [健康杂谈]预防“暑假综合征”,让孩子过个… 06-17 [健康杂谈]艾叶药膳面面观 06-05 [健康杂谈]治疗鸡眼中医小妙方 04-25 [健康杂谈][图文]中医简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杂谈][图文]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03-09 [健康杂谈][图文]早期白内障的中医调理治疗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