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气功第 2 页
现代太极拳总以圆、缓、连,太极图样的圆形套路、缓慢不急的形体动作、连续不断的全身运动为特点,有人将这些特点归纳为10个方面,即: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垂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并将它的养生保健功能细分为8大作用,即:强筋壮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培育元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其中包含了中医八法中的补法、和法及广义的消法。因此,太极拳除可用于养生保健外,尚可作为一种体育疗法而用于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和康复。
太极拳的气功元素
太极拳与气功第 2 页同属传统民族体育的范畴,但气功的起源远早于太极拳,故气功中的许多“因素”,如调身、调息、调心(合称“三调”)的理论与方法,“三调”合一的要求与操作等,被各派太极拳创始者及其传人所借鉴,在以养生保健为主要作用的“静练”中,气功“元素”也就格外突出。
在“三调”内容方面,气功以《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为指导,强调三者缺一不可。气功的调息古人认为“吸新吐故以炼脏”的作用,其形态有风、气、喘、息四种,方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又可分为顺、逆两种)和混合呼吸三种,根据它们的特征与意义,练功时提倡“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的息相,并以深、长、细、匀、轻的腹式呼吸(尤其是逆腹式呼吸)为追求目标。这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练功有素者的呼吸方法,与上述要求与目标多是一致的。气功调心的方法和操作手段有多种多样,但总以放松入静为基本要求和“入门”路径。这些特点体现在太极拳中,就是用意、练意与用意不用力的要求,练拳前的心平气和、思想集中,练拳中的心静体松、以意导气等的练拳注意事项等。气功对调身重要性的认识,体现在“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功不成”的古语中,包括姿势与动作两部分。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反映了早期气功调身方式的多样性,其中似乎也可见到太极拳的某些“影子”。但无论是难度还是对身体各部作用的广度,气功均不如太极拳,故太极拳的形体动作可谓“源于气功又高于气功”。至于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等的形体要求与特点,太极拳与气功第 2 页完全一致。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医药粥]治疗闭经的中医药粥 08-08 [中医外治]心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肠病治未病特色疗法 07-18 [中医外治]中药外用防痱子 07-17 [中医外治]小儿脾气虚泄泻外治法 07-14 [中医外治]脾阳虚泄泻中医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图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贴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内涵与优势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与中药穴位贴敷 07-03 [中医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疖痈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