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第 2 页
2. 证候归纳 源于临床
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高等中医院校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瘾疹》分为四型,即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胃肠湿热证、血虚风燥证,尚不能概括慢性荨麻疹复杂的证型,不利于临床应用。对于慢性荨麻疹的辨证,我们则不受教科书的约束,完全按照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辨证,然后进行归纳,共形成3种主证,6种兼证,可操作性强,按照这些证型遣方用药,取得了良好疗效。
2.1 风湿热蕴肤证
主证:好发于青壮年人,风团反复出现,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基本方药:浮萍、蝉蜕、防风、黄芩、栀子、益母草、厚朴、白藓皮、地肤子、通草等。
兼肺卫不固证:中年以上多发,伴有乏力,易感冒,形体瘦弱或虚胖,动则心悸,脉虚或弱。宜基本方加生黄芪。
兼卫阳虚弱证:风团夜晚多发,畏寒怕冷,平素感冒多,形体瘦弱,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宜基本方去蝉蜕,浮萍,加生黄芪、制附子、桂枝等。
2.2 血虚风恋证
主证:多发于中年以上妇女。临床表现为风团,瘙痒,面色黄白不华,月经量少,心悸乏力,头晕健忘,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基本方药:荆防四物汤。
兼卫阳不足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易感冒,常鼻流清涕,或冬天易生冻疮,面色晦而无华。宜基本方加生黄芪、制附子、桂枝。
兼肺卫不固证:易感冒,常鼻流清涕,动则心悸汗出。宜基本方加生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