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倡导多读书读好书
□ 于丽珊 本报记者
南通市中医院吴坚医生主持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继承研究课题《朱良春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研究》。三年来,吴坚研读了名老中医朱良春体会最深、最有心得的重点书籍,探寻了朱老的成长途径、条件等主要因素。吴坚说,朱良春认为学习中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朱老数十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日坚持读书学习,必有一得,“业精于勤,荒于嬉”。
泛读与博学
中医学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治疗疾病的一门科学。其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知识内涵,要学好、掌握好绝非易事,无论是初学入门或入门以后都要不断学习,阅读有关书籍,从中汲取精华,才能广开思路。朱良春强调,泛读是指要博览医著、广阅杂志。无论是古代经典医籍、百家著作和现代中西医学杂志均要有重点地选择阅览,博采众长、融古通今。没有广博知识,则临床实践有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朱老认为,对历代名著要泛读,比如《景岳全书》、《本草从新》等诸子百家。内科专业的西医书籍也应浏览,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做好临床工作。作为医生,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要探源穷本,接受历代医学精华。要继承,就得下功夫认真读书,接受了前人广博的理论和经验,才能由博返约。
精读与精思
泛读是需要的,更需要的是精读。精读就是在浏览全貌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只有精读,精思,才有收获。朱老认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巢氏病源》、《通俗伤寒论》、《本经》、《千金方》、《外台秘要》、《温病条辨》、《赤水玄珠全集》、《类经》、《临证指南》、《柳选四家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章次公医案》等,应该精读,因“四大经典”乃中医之基础,必须精读。中医学贵在心悟,融会贯通,切忌拘泥不化,朱老常在精读书中寻求精华,探求医理。朱老非常重视从经典中挖掘前人的经验,他认为,《内经》虽仅10万余字,但义理精深,内蕴无穷,很多还未阐明奥义。可以先读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或薛生白的《医经原旨》,然后再阅读张景岳的《类经》,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内经》。《灵枢·五色篇》中有“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是说明人中部位色泽、形态的变化,可以诊察生殖系统的病变。朱老即从这两句话中发现真机,用之于临床。经典医籍的特点多“文简、意博、理奥、趣深”,不通读医文,不精读医文,就无法窥其全貌和理解全书的精神,更无法认识和辨别精华与糟粕。对于经典医籍要熟读警句,精读要言,掌握精髓,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切忌死读书与读死书
多读书也就是要泛读,但切忌死读书,读死书,要择其善而取之。绝不能存门户之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任何流派,既有所长,也有所短。读书过程中要善于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申发展,切忌生搬硬套,墨守成规。例如,朱老喜欢读的《赤水玄珠全集》、《叶天士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就对临诊很有帮助,朱老认为,古代医书《内经》、《伤寒论》,要多读数遍,方能有所领悟。《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是临床应用的典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一部总结临床经验结晶的著作。朱老建议,深入学习《伤寒论》,可以解决更多疑难杂症的问题。读懂它,读透它,再在临床灵活运用,是不容易的。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