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教育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建设亟待继续加强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5 13:14:56

□ 赵桂芝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的放开,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以下简称《中基》)相继涌现。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慎之又慎才是。笔者在讲授《中基》课程过程中,深深感到现行的《中基》教材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应当继续强化教材建设,以便打造出更好的“精品教材”、“权威教材”。
  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教材应尽可能统一说法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行使用的本、专科和高职等不同层次、不同版本的《中基》教材,对于同一知识点,说法不一者甚多,尤其是一些难点内容。教材中讲授的内容都应该是权威的、中肯的、得到共认的,而不能像论文、论著那样就同一问题随意阐发自己的观点。
  精气学说可以说是中医基础学中的难点。许多教材往往将哲学上的精、气概念和中医学中的精、气概念混为一谈。比如说有的教材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因为《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之说。而有的认为精才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因《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抟,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本神》也说:“生之来,谓之精。”对于气的功能,有的教材有“营养作用”,有的教材没有,但却有前教材没有的“调控作用”、“凉润作用”和“中介作用”。对于精,有的教材又有广义之精的概念,并认为广义之精不仅包括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还包括气、血、津液等。而有的教材则讲,广义之精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并不包括气、血、津液等。不同的教材说法不同,孰是孰非,舍谁从谁,让初学者不知何从。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不同教材在对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上也有不同说法。如对于肺的功能,有的教材将“肺主宣发肃降”一项列在功能中,有的则列在生理特性中;脾的功能,有的将“脾气主升”列在功能中,有的则列在生理特性中,有的教材又加了一个“主生化气血”的功能;对于肾的功能,有的教材添了一个“主一身阴阳”的功能。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总之,对于同一知识点,不同的教材说法不一,给人一种非常随意、混乱的感觉,这样不仅不利于中医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也会让人觉得中医教材不科学。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组织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专家花大力气编写一本精品本科教材。教材中应就这些说法不一致的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和研究,尽可能达到共识。
  教材编写要不断更新和创新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扶持,中医药出现了许多新的现代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的论证了传统说法的正确性,有的则证明传统说法的不妥。对于达到共识的研究,在编写教材时就应该及时更新传统说法,而不应继续把经典中的字字句句都当成金科玉律,不敢改动分毫。如对于经络的概念,传统观点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十五”国家规划教材)。而现代医学已明确地告诉我们血液是在血管中流淌着的。中医学者也利用声、光、热、电、磁、核、同位素等现代科学技术证实了经络确实不是血管。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再对经络如上定义。然经络确实存在,并有联络脏腑组织器官、感应传导信息的作用。故是否可将经络定义为“运行经气,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呢?并且在讲十二经脉时,也不应再说“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及“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从起于中焦的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此流注各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只可说是“经气沿十二经脉循行”。否则,不仅给教者和学者带来困惑,也增添了中医不科学之口实。
  再者,中医药学虽然是一门传统医学,但是我们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也提倡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继承并创新着,中医药学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十五”国家规划《中基》教材,较以往教材有许多创新之处。一是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对精气的概念、气的功能、藏象的概念、心主神的含义、肺主肃降作用的表现、胆的生理特性及对三焦实质的认识等内容都有独家之说。
  这些创新之说不知是否都得到了公认?如确实得到公认,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应及时更新,统一说法。如若不然,那就是独家之言,如此编写似乎不妥。二是在每一章后都应附有“现代研究进展”,使学习者在掌握中医药传统精髓的同时,也了解中医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何晓晖主编的高职高专《中基》教材的创新之处,是在一些章节后面附有“病案”,这样可以使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不再空洞呆板。除此以外,在今后编写《中基》教材的时候还可在教材末附上“实验指导”。传统的《中基》教学是没有实验课的,而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进行验证。开设实验课,不仅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基础教师的实验能力、科研能力,使教师在教学中成长。总之,教材的编写要不断创新,注意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学术方面的编写问题外,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有些教材编写、校对不认真,错误太多。或错字、多字,或前言不搭后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编者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以至于草率从事。总之,教材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工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