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教育为主 多学科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中医药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高级护理人才以及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特别在学科建设方面,该校贯彻“不求最大,但求最强”的办学理念,根据“中医药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中医药学专业门类为主体,医、理、工、管、文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发展的基本格局。
30年来,该校学科建设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2001年,在这一阶段中,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主干学科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从而结束了单纯培养本科人才的历史。第二阶段是2002年至2005年,这一阶段是学校学科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阶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高校学科建设的管理力度,审定了重点学科,并对重点学科予以经费投入。通过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科建设,学校取得了主干学科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还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第三阶段从2006年起,学校的学科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洗礼,学校上下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不断提高。认为学科建设不仅仅是申报几个研究生学位点和申报几个本科专业的事情,而是全面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一揽子建设工程,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现有5个学科门类的12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类专业多为成熟专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和特色优势。管理学门类和工学门类专业为新办专业,处于发展初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学校拥有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法学类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二级学科)共计19个;拥有2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还建立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门类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相关学科门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主干学科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3所附属医院,有30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和24家药学实习基地。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院,6个研究所,还建有图书馆、人体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医史教育博物馆和校史馆。
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辽宁中医药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生药学、中药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中药生药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医儿科学科、中医外科肛肠学科。同时,为了确保学校的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还遴选了8个校级重点学科,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