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医妇科学双主教学模式
罗颂平 许丽绵 廖雅琪 赵颖 李坤寅 广州中医药大学
长期以来,本科教学的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偏重于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基础素质的培养,而对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够。高等教育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中医学生存在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实基础、强临床、求创新”的思路,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
一、坚持学术传承与创新,建设优秀教师团队,建设优秀教材
本学科由罗元恺教授创建于1956年,第二代学科带头人是欧阳惠卿教授,1997年由罗颂平接任学科带头人。经过三代学科带头人的传承与创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在2002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建设优秀教师团队 依托重点学科学术团队优势,以学科优秀学术骨干构建的教师团队拥有博士11名、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6名。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
教师团队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始终坚持教授、名师为本科生授课;以良好的师德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带领新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罗颂平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许丽绵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优秀教师。
建设优秀教材 2002年以来,我们主编了面向本科生的5部《中医妇科学》教材。为配合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执业资格考试,还主编了4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欧阳惠卿、张玉珍主编的《中医妇科学》,已开始关注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罗颂平主编的案例版《中医妇科学》,充分体现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科学性、有效性;教材编写逻辑已从学科知识体系层面涉及实践能力培养方向。欧阳惠卿主编的《中医妇科学》200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
罗颂平主编的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中医妇科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容、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训练的操作指南。在编写逻辑、编写体例上均有所突破、创新。
罗颂平等还主编出版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等相关教材4部。
中医妇科学主干课程形成了有主导、相关和配套的教材体系。
二、创新多元化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的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与能力,灵活运用启发式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角色扮演和实验教学等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启发式讲授:本科班学生的基础与能力比较均衡,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训练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判断的思维能力。
课堂讨论:选择一些重点病种以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课堂上分组讨论,让学生陈述意见,或就不同意见进行辩论,或提出新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归纳和总结。
课堂练习:针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瓶颈”,拟出练习题,如鉴别诊断、证候分析、病例分析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对于学习背景与能力差异较大的境外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使其提高学习兴趣,并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角色扮演法:根据中医临床课程的特点,选择一些疑难病症,由教师扮演病人,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采集病历、分析病情和实际操作能力,并结合视频资料,深入阐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辨证要点,并让学生提出诊疗方案,学习临床思维方法。
实验教学:在临床课程中率先开展实验教学。让中医专业的本科学生进入专科实验室,了解与专科诊疗相关的实验方法与原理,启发创新意识;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学习专科检查方法与诊疗技能,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构建多元化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适合实证分析与知识综合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虽已被应用于医学教育,但通常只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根据中医学临床课程的特点,我们形成了案例教学的新模式:以课堂案例教学-临床病例讨论-案例作业-临床案例考核等多元应用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练习、考核等教学环节中全程贯穿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时候能够从实际病例中学习专科的基本知识;在课间练习、课程考核和毕业考核的时候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诊疗疾病,使书本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实践,从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医学素养,锻炼其临床技能,使他们看到病、会看病,真正进入医生的角色,在实践中磨练中医基本功。
其操作模式是:
课堂案例教学:教材为主、案例为辅,主体明确。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选用课前案例引入法、课间病案举例、课后案例分析、专题案例讨论等方法。
临床案例讨论: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贴近临床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也掌握了专业技能,包括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案例作业: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自选案例,在病区、门诊等每个单元书写一个案例分析作为作业,包括临床资料、诊疗思路、处理等。通过案例作业,学生提高了诊断、鉴别和治疗能力,并锻炼了医患沟通技巧和医疗文书书写能力,临床思维日趋严谨。
临床病案考核:在课程考核和毕业考核中均有临床病例的病历采集与诊疗分析,综合考察学生的医学素养。
通过多元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毕业生的临床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三、拓展与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拓展优质教学资源 教研室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全程拍摄《中医妇科学》教学录像,涵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观摩、临床教学观摩、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制作了不同班种、教材课程教学使用的CAI课件。建设了《中医妇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以及产后病、不孕症专题学习网站。
2005年,《中医妇科学》成为我校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善用临床教学资源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科技术力量雄厚,是“异位妊娠”诊疗规范协作组的组长单位、“先兆流产”协作组的副组长单位,在全国中医妇科界居龙头地位。目前已形成系列诊治规范,病区有专人负责临床教学,专科优势为学生的见习、实习提供临床教学资源。
四、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临床能力 教师按诊疗常规规范培训实习生的临床技能。采用主治医师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上小课、案例作业等形式,使其临床思维能力与诊疗操作得到扎实训练。实习生出科考试采取笔试、案例分析和临床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形式。
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让学生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学习科研方法和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在临床实践和实验教学中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参与教学调查问卷、师生座谈会,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启发创新意识。
中医妇科学教师团队注重学术传承,创新性地进行《中医妇科学》“双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产生了“名教师、名教材、名课程”的实效。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