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医 师承教育不可或缺第 2 页
师承人才在基层受欢迎
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有利于中医“四诊和参”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在基层农村和社区,大型的医学检测设备较少,诊治初诊病人时,中医技术很实用。
在基层,如有的患者得知你是中医,会故意不回答你的问诊,先伸手请你诊脉,你可结合切、望、闻及其他中医诊断技术做出诊断。假如病人认为你诊断有据,会增加他对医生的信任,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当然,基层中医也不排斥先进技术,会中西两条腿走路。
师承可补传统中医理论继承不足
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有利于继承和发展目前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忽略的内容。如大家知道的“易医同源”,但院校教育中相关“易医”的内容很少。特别是唐代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提及的易医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掌握就更少。如其中提出除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外还要对“《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目前,院校教育中对《周易》及其分支中与中医相关的术数等内容教得较少。如我们研究的中式人体生物钟理论就是一种与中医基础理论直接相关的术数学内容,它所涉及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内容可直接应用于中医临床等方面。
所谓中式人体生物钟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为了区别于国内外用人的出生年月日为基准,预测个体的体力、智力、情绪等周期变化的人体生物钟理论,我们把中医运气学说中记录运气特征的干支作为工具,将年、月、日、时的干支组合用来记录人出生肺循环建立时的时间形式,称为中式人体生物钟记录方法。
通过分析中式人体生物钟的干支组合、相互作用、运行规律、影响因素,并将其与人的健康、易患疾病等方面相联系,对预防和治疗疾病大有裨益。希望能有选择地通过师承等形式传授给中医院校的学生。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