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三原则第 11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20 16:02:50

  把握求同原则,做好传统医学定位

  中、日、韩三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互相影响,传统医学一脉相承而且各具特色。日本学者真柳诚通过对中、日、韩等国古典医籍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以中国为核心的汉字文化圈的医学书籍,在大约1500余年的历史中,先后传播到韩国、日本等国,在这些国家中形成了各自的、但从理论到治疗技术又均有极大共性的医疗知识体系,至今仍作为各国的“传统医学”而存在和使用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国的称谓有所不同,中国称为“中国医学”、“国医学”、“中医学”;日本称为“汉方”、“汉医”、“汉方医学”、“皇汉医学”、“和汉医学”、“东洋医学”;韩国称为“东医”、“汉方”、“韩方医学”、“韩医学”。该研究通过定量化比较显示:日、韩等国对中国医学选择性地吸纳,进而推动了中医学本国化,在强大的西洋文化影响下,多种因素促成了各国医学与中国医学性质上“相对化”的同与异。

  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不管称谓如何,日、韩“传统医学”源自中国古代中医学,不仅在学术理论方面,而且在治疗实践方面,与中国古代中医学全都一脉相承,但各自又有很大发展。

  韩国李济马(1837-1900)受到中国《易》的四象说、《灵枢》体质论的启示,创立了“四象医学”学说。如《东医寿世保元·四端论》有“五脏之心,中央太极也。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四象也。”川原秀城在“朝鲜的四象医学”一文中说,“不得不认为,李济马在建构四象人的体系时,除了《易》的四象说之外,他还深受到《灵枢》的体质论的影响。”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