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三原则第 1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20 16:02:50

  韩国学者车基凤对“韩国辨象辨证与中医六经辨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四象医学的辨象辨证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质医学体系”。

  日本汉方医学史上有三大学术流派,以曲直濑道三(1507-1594)为代表的“后世派”,主要受中国金元医家李杲、朱丹溪的学说影响;以吉益东洞(1702-1773)为代表的“古方派”,主要崇尚张仲景的《伤寒论》,力主方证相对,腹诊为上;以望月三英(1696-1769)为代表的“折衷派”,则博采众之长,不执一家之说。

  对于这种现象,学术界有两种比喻。一种是如果将诞生于中国的医学想象为一棵枝叶延伸到各国的大树,日、韩等国的传统医学则为同一主干里长出的诸多分枝。韩国的四象医学,日本的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就像中国的流派如新安学派、岭南学派、寒凉派、火神派一样,也都各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

  另一种比喻是中国的医学森林中,培育的多种树木之果实,输送至周边各国后,各国选择了适应本地文化的种子加以栽培,或与本地种子杂交吸取异国知识的基因,形成新的森林。

  这两种比喻实质上说的是日韩传统医学学术定位问题。第一种比喻为大树与分枝,意为韩医、汉医属中医药学的医学体系,第二种比喻为种子与森林,意为韩医、汉方医已独立于中医药学体系之外。

  不同的定位应当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韩医或汉方医属于第一种定位,就应当在中医药的名称和范围框架下,大家团结合作。如果属于第二种定位,即韩医或汉方医已发展成为独立于中医药学体系之外新的医学体系,由于“范围”不同,可不参加或部分参加ISO/TC249。将来当该医学体系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国际社会也有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需求时,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技术委员会。届时,中医药界不会,也没有理由进行反对。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