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三原则第 12 页
韩国学者车基凤对“韩国辨象辨证与中医六经辨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四象医学的辨象辨证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质医学体系”。
日本汉方医学史上有三大学术流派,以曲直濑道三(1507-1594)为代表的“后世派”,主要受中国金元医家李杲、朱丹溪的学说影响;以吉益东洞(1702-1773)为代表的“古方派”,主要崇尚张仲景的《伤寒论》,力主方证相对,腹诊为上;以望月三英(1696-1769)为代表的“折衷派”,则博采众之长,不执一家之说。
对于这种现象,学术界有两种比喻。一种是如果将诞生于中国的医学想象为一棵枝叶延伸到各国的大树,日、韩等国的传统医学则为同一主干里长出的诸多分枝。韩国的四象医学,日本的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就像中国的流派如新安学派、岭南学派、寒凉派、火神派一样,也都各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
另一种比喻是中国的医学森林中,培育的多种树木之果实,输送至周边各国后,各国选择了适应本地文化的种子加以栽培,或与本地种子杂交吸取异国知识的基因,形成新的森林。
这两种比喻实质上说的是日韩传统医学学术定位问题。第一种比喻为大树与分枝,意为韩医、汉医属中医药学的医学体系,第二种比喻为种子与森林,意为韩医、汉方医已独立于中医药学体系之外。
不同的定位应当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韩医或汉方医属于第一种定位,就应当在中医药的名称和范围框架下,大家团结合作。如果属于第二种定位,即韩医或汉方医已发展成为独立于中医药学体系之外新的医学体系,由于“范围”不同,可不参加或部分参加ISO/TC249。将来当该医学体系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国际社会也有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需求时,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技术委员会。届时,中医药界不会,也没有理由进行反对。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