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颜德馨谈中医传承第 8 页
第五要通文达理,明经晓史。中医学不仅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悠久的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休戚相关,因此要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真正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真谛,就必须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有诸多卓有建树的中医名家,不但研习儒道学说和文、史、哲、经,而且对琴、棋、书、画、篆刻等传统技艺也有所擅长,我想这些也是这些中医大家成才成功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
中医能不能很好地得到传承,老师的品质同样重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要担得起这份责任,首先要思想开明,不惜秘术。当秉承公正无私之心,将所思所学倾囊相授,若是为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秘其术而不传,势必影响传承效果。中医很多医术、秘方最后失传,与很多老中医不愿把秘方秘术传给外人不无关系。
其次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问固然重要,做人更重要,带教导师既要做“学师”,又要做“人师”,既要给弟子以中医学术的教育,又要陶冶弟子的思想品德,树立治学精神。“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老师通过日常的诊疗活动和学习科研工作,将仁爱救人、淡泊名利、谦逊雅量的品德和精诚勤勉、博采兼容、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传递给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三要厚积薄发,取精用弘。若是老师中医功底深厚,授课时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面面俱到,弟子所受的启发也大,无论对以后的学习还是临床诊疗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老师自己也没有读过几本书,没有丰富的学识,那能教给弟子什么呢?即便是手握秘方,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持,无法举一反三,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失去生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