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发展有“四靠”第 4 页
阴阳协调,动静互涵的恒动观
天地万物原于一气,人之生死由乎气。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的形气转化运动的机体。运动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中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健康与疾病,指导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动静平衡观的体现。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
中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未病之先。这种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防微杜渐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
总之,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医学术的源头与底蕴。
源泉:临床实践
近百年来,在中国的社会动荡和演变中,足以见证中医药学术的生命力。毋庸置疑,医疗实践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中医药学又为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医诊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数的医家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临床经验,深悟经典之奥理,兼容新知,使中医药学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经验总结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近百年来,传染病流行猖獗,因此,有许多医家致力于传染病的治疗和研究,使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例如对鼠疫,有余伯陶著述的《鼠疫抉微》,郁闻尧的《鼠疫良方汇编》;对霍乱有恽铁樵的《霍乱新论》、徐相任的《徐氏霍乱论》等,这些论著在近代医学发展过程中有较大影响;1956年,北京流行“乙脑”,死亡率极高,以蒲辅周老中医为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深入疫区,在医疗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提出8法、66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