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系统构建“治未病”学科第 2 页
中国养生文化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练武”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劝告人们自我选择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保健是对一些小的伤痛,可以采用许多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进行调理。但养生保健并不属于医疗行为,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行业培训与教育,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给服务对象带来超范围执业的伤害。
笔者关注“治未病”工作多年,认为中医“治未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整体的设计。然而遗憾的是缺乏清晰的思路与学科发展的规划。
医学是为了治疗与预防疾病建立的系统。随着20世纪末期老年病、慢性病的急剧增多,推动了老年医学与康复医学的构建,形成了新的医学分类系统。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临床医学;第三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如果严格地根据新的医学分类系统分类,也应当是:中医的第一医学:中医预防医学;中医的第二医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的第三医学:中医康复医学。
目前中医“治未病”缺少临床专家的深度参与,是影响治未病学科发展的潜在危机。临床专家多忙于门诊与病房的工作,很少能静心思考与研究各专科领域的疾病预防问题,造成“治未病”学术领域的人才缺乏。
建议国家从制定“上工治未病”规范与临床指南的角度,组织各专科领域的顶级专家有序地开展“治未病”学科的系统构建。行有行规,国有国法。只有在严密的行业规则指导下,才能保证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从事养生保健的人员留下清晰的生存空间。 (作者系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