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根本方略第 5 页
重点继承中医健康服务之“药”,有效提升中医用药效力
中药,是中医的工具,是中医治病的利器。中医用药的最大特点是“四个讲究”:一是讲究药取天然,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药物,即使是“丹”,也是从植物、矿物等自然物质中提取的;二是讲究要用道地药材,注重药材原有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一般不主张使用移植、替代品;三是讲究遵古炮制,无论是饮片还是膏、丹、丸、散、酒,其炮制方法经过千百年的探索、研究、积淀、传承,已经成为确保药物安全、有效的不二法门,其炮制方法不是现代制药方法可以取代的;四是讲究“用药如用兵”,注重配伍、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要求极为精准。
但是,近数十年来,中药材产出的土地使用过大量的化肥、农药而被“毒化”;药材种子由于移植、加工而有所变异;由于追求药材产量大幅度提升而过度使用催肥、催熟的激素类制剂;采集的时间也不依古制;炮制也不遵古法。于是,中药材的质量必然降低或产生性能变异,用这种药材组成的方剂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用这种药材研制的药品也有很多毒副作用说不清、道不明。因此,有必要对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加工、交易进行大规模的检查、清理、整顿,强调继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项工作是“多龙治水”不能解决的,必须成立跨部委的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规范、标准,进行督查和改进。只有重点继承中医健康服务之“药”,才能有效提升中医用药效力。
创新的关键是改进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建议围绕“理法方药”的中医药学术体系,做好四个重点创新,达到四个成功开创。
“创新”,就是“改变”,就是“更新”,就是“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就理论思维而言,创新是建立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新表述;就实践结果而言,创新是获取新发明、新结构、新材料、新产品、新成效。
中医药学的创新,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广义而言,中医药学的创新同样涵盖了中医药的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等各个领域;狭义而言,包括中医的理论体系、临床方法、产品研制等。需要制定和明确创新条件、创新途径、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目标。近30年来,为了让中医走出创新之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在中医药学的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更正确地创新中医药学的思路与方法,仍然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