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承载中医学 现代科技发展中医学——“惟传统文化论”对中医学术发展有害
□ 李瀚旻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传统文化是承载中医学的根本》(本报2007年1月18日第5版)一文表露出具有非常倾向性和代表性的思潮,即片面强调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等值性”和“人文性”,而现代实验研究“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则不是推动而是一种茧缚”。这种中医学界“惟传统文化论”的思潮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危害不可漠视。
“传统文化”与“中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传统文化是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传统文化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心理深处。中医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以保护与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医学科学。中医学关乎人的健康,且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人是文化的载体,病人和医生都是人,故中医学必然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中医并不能等同于传统文化。中医学是一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技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文化和心理深处的层面上,而忽视它的客观性、物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没有传统文化的医生不能成为好中医,仅有传统文化的医生亦难以成为现代好中医。如果仅靠精神文化和心理深处去解决所有的医疗问题就难免巫术、迷信之嫌。
传统文化和中医学需要与时俱进,这是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新旧交融性所决定了的。传统文化和中医学是过去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东西,是过去与现在交融的结果,不能囿于传统之说而拒绝先进科技的影响。
中医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精辟论断虽早见于《内经》,但对其科学内涵的揭示主要得力于现代实验和临床研究。如不采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就无法深刻理解肾不仅生骨,而且还生髓;髓不仅是骨髓,而且还有脑髓、精髓等含义,如此才充分发挥了“补肾生髓壮骨”、“补肾生髓健脑”、“补肾生髓填精”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实践,不仅扩大了治疗病种,而且提高了临床疗效。
长久以来,由于对“髓生肝”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以致以往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内经》时,也只能将“髓生肝”念一遍,无法做进一步的解释。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经典胚胎发育学认为在发育过程中一种胚层的细胞不能转化为另一种胚层的细胞,源于中胚层的骨髓不会产生源于内胚层的肝脏。受此观点限制,长久以来缺乏对于“肾藏精、精生髓成肝”的研究,“髓生肝”只能是尚无现代科学依据的科学假说,其临床指导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突破传统经典胚胎发育学的某些固有认识,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强和应用前景广阔的研究成果。在动物和人体均证明了“骨髓转化肝细胞”(髓生肝)的生物学基础。我们从中医的病因病机出发,认为肝再生的正常生理机制是“髓生肝”,而“髓失生肝”是肝再生异常的病机。将“髓生肝”与肝再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补肾生髓成肝”的科学假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与临床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医理论认识,而且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补肾生髓成肝”是通过补肾生精髓、骨髓和脑髓而调控转化生成肝,以维持肝再生正常。补肾至少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脏细胞、肝内环境(包括调控肝再生的细胞因子、肝内干/祖细胞)等三个途径或机制调控肝再生。通过研究“补肾生髓成肝”调控肝再生的作用和机制,可以为“肝再生”这一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更全面和更丰富的实验与临床资料,推进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运用,阐明慢性肝病“髓失生肝”新的病因病机认识,为提高补肾维持正常肝再生以防治肝损伤、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基础理论支持,使“补肾生髓成肝”的科学假说成为临床切实可行的新治则治法。
明代医家李中梓用传统文化思想总结了当时的医疗实践,提出了“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理论观点,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这一理论的许多基本问题长久未获解决,如“肝肾”的概念如何?“肝肾”同源于何处?“肝肾”如何同源?补肾通过什么途经治疗肝病?补肾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补肾治疗肝病的作用靶标等等。我们通过初步研究,在这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若干进展,将过去“肝肾同源于精血”的认识,推进到“肝肾同源于脑、肝-肾轴、下丘脑-垂体-肝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髓-肝转化”等等。尽管我们的研究是初步的,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医学的发展需要的是更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而少一些空洞或外行的评价与指责。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对中医学的发展完全可以相辅相成,传统文化承载中医学,现代科技发展中医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不是对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否定;恰好相反,通过揭示中医学中基本理论观点的科学内涵,不仅仅是证明了中医学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丰富或创新了中医学的理论内容和提高了临床疗效。中医学应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自己,“还原分析法”不适合中医学是一种偏见。完全不用担心“传统文化的串线断了”,中医学“这串珍珠就会散失”。即使真的因为现代研究使中医学“这串珍珠”暂时散失了,我们还可以用“尼龙线”、“电线”、“光纤线”等重新将中医学“这串珍珠”按新的方式串起来,功能更强,价值更高,更加璀璨夺目。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