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历史发展(图)第 4 页
如果说,佛教鼎盛于两晋、隋、唐,那么,残唐、五代后,佛教已经日薄西山,两宋以后则日渐没落。故就气功学而言,佛家气功既缺智??(隋)务实之气功佳作,也少见惠能(唐)之颖悟透彻的理性灼见。教外别传的密宗主张“即身成佛”,兼重心、身双修,但在汉地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归于沉寂。相形之下,道教自唐代以来,却逐渐完善其宗教理论,因此入宋以后的一段时期,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宋徽宗迷信道教,自称道教皇帝,然好景不常。随着宋徽宗、宋钦宗的被俘,北宋王朝覆灭,道教威信一落千丈。道家有识之士前此已痛感“道家之学,杂而多端”,早萌改弦更张之志。以陈抟为先导,张伯端集其大成,并著《悟真篇》行世,倡导炼养,推崇《参同契》,完成了道教改革的理论准备。王重阳秉陈、张之学说,摒除“服食”、“符箓”诸派之弊端,独倡“摒除幻妄、独全其真”,一反旧道教中烧香磕头、祈祷鬼神、瞻星礼斗、画符念咒之积习。这次改革,从气功的角度看,颇为成功。正如《遗山集·紫徽观礼》所说,王重阳的全真派“本于渊静之说而无黄冠禳??之妄;参以禅定之习而无头陀缚绊之苦……。”明代王世贞在《跋王重阳碑》中说:“其说颇类禅而稍粗,独可破服金石、事铅汞之误人与符箓之怪诞”。全真内丹术的研究,不仅对破除世俗迷信有重要意义,而且使气功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一大步。
与佛教的没落、道教的由盛转衰相比,宋代新儒学风起云涌,在思想界取前者而代之,故著述之丰也大大超出佛、道二家。其中与气功有关的论述也很可观。虽然,其代表人物如邵雍、周敦颐、二程、朱熹等均为静坐实践家,但并无“儒家气功”传世。直至明末,方有王阳明(图278)、高攀龙倡导静坐之具体方法传世。儒门功法出于佛、道二门,并无独创,这一点,儒门人士也直言不讳。但其历史功绩却是显而易见的,即盛唐以后、南宋以前宗教独家垄断气功学术的局面从此不复存在。医学界竞相采用气功作为治疗手段就是明证。
《圣济总录》为北宋后期医学名著,山官方组织名医编纂而成,内中专列“导引”、“服气”两部,记载历代气功文献甚详。南宋蒲虔贯、张锐,著名的金元四大医家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都将气功作为医疗常规方法之一列入各自著作。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医药粥]治疗闭经的中医药粥 08-08 [中医外治]心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肠病治未病特色疗法 07-18 [中医外治]中药外用防痱子 07-17 [中医外治]小儿脾气虚泄泻外治法 07-14 [中医外治]脾阳虚泄泻中医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图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贴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内涵与优势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与中药穴位贴敷 07-03 [中医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疖痈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