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妊娠高血压第 2 页
3.气滞
[证候] 妊娠中晚期,先由脚肿,渐及于腿,皮色不变,随按随起;行走艰难,头晕胀痛,胸闷胁胀,或脘腹胀满,纳少,尿少;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方药] 理气行滞,除湿消肿。天仙藤散加减。若肿势较重、腹胀纳呆,加茯苓、白术、大腹皮;肺气壅塞、气逆面肿加桑白皮、桔梗;胸胁胀痛、情志不畅加柴胡、佛手。
4.阴虚肝旺
[证候] 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耳鸣作响;颜面潮红,心悸怔忡,夜寐多梦,易惊,胸胁胀痛;舌红或绛,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方药] 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杞菊地黄丸加减。热象明显者,酌加知母、黄柏;视物不清者,加草决明、白蒺藜;口苦心烦者,加竹茹、黄芩;有动风之兆者加羚羊角。
5.脾虚肝旺
[证候] 妊娠后期,面浮肢肿逐渐加重,头昏头重如眩晕状,胸胁胀满;伴神疲肢软,纳少便溏;舌胖有齿痕,苔腻,脉弦滑。
[治法方药] 健脾利湿,平肝潜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若肿甚,加猪苓、泽泻;若胸闷呕恶者,加旋覆花。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