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无须重建第 2 页
传承性失真说
该文的中医理论“传承性失真”说,有待考证。如果真的“失真”了,还会有以后约两千年间的传承和发展吗?应当说,《内经》的文字还是挺优美的。从语言文学的角度看,它相当规范、精炼、生动、形象,可谓文采斐然,堪称古代汉语中的上乘之作。文中说的“着力还原《内经》本意”,是指现在对《内经》的理解都基本上不是其“本意”而是误解和误读吗?那么,以前各朝代医家的研究成果都应当推翻么?如果仅凭文字考证就能“真正弄清”或“还原”《内经》本意,是否太轻视了《内经》及其所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
此外,该文说想“用准确恰当的术语实施替换”,来实现从学术层面与当代科学的对话,或者说用此“新术语”来重新解释中医,从而为“中医现代化”或“中西医结合”服务并打下基础,以便最终达到“积小成为大成,积量变为质变”。
但笔者认为,此文所说的中医理论及其专属性术语不深入、不准确、不具体、不恰当的看法是有些片面的。诚然,中医学理论的确有些抽象,不仅“多数公众听不懂”,包括一些科学家也听不懂。但听不懂不代表不正确。这就要求中医界不仅自己深入研究,还要做许多普及中医基本原理的宣讲工作,包括编写一些适宜的、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的宣讲资料。而以往做这方面工作的人太少了,至今还没有一篇编写得精当、全面、能朗朗上口、广泛流传的《中医启蒙三字经》。
总之,“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实现中医现代化”不应是发展中医的唯一途径。(王昆文)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