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术流派要学而不泥
余赢鳌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医学的继承与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求,是弘扬与拓展必当贯穿的思路与方法。我们既应有重点、有目的地学习若干学术流派的学术经验,又应力求“学而不泥”。
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
在我国中医药发展漫长的历史阶段,笔者认为实际影响最广泛的,应该是以下四大家:张仲景、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明代医学大家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明确提出:医者在诊治各类病症时应该是“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此说对后世有跨时代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历史上中医学术流派的“主心骨”。其后,明代梁学孟所撰的《痰火颛门》认为:“医学可法者,自轩岐而下,张仲景、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之外,代不乏人。”这个“代不乏人”,向读者交代得很明晰,就是说在四大家之外,历史上各具特色诸多名医、名著中的学术经验,均应加以重视。迄于清代,王瀚臣所撰《万全备急方》指出:历代医家在诊断和立法、遣方、用药中,能“神而明者,则长沙、河间、东垣、丹溪诸大家。”而在临床医师中,清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叶天士,治法中最多用的学术流派也是以“四大家”为主,当然他也广泛吸取了历史诸多名家的学术经验。
从某一地区
看重要的学术流派及其贡献
历代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学术流派多不胜数,往往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影响广泛、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以新安医家为例,在新安地区六个县中,又以县所占的名医比例更多一些,他们在学术临床的贡献很大,特别是明、清两代,较有代表性的如江瓘、吴崑、方有执、程国彭、吴谦、郑梅涧等。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