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应适当后现代化第 2 页
第二,批判地引入现代科学和后现代科学对中医进行可行、可持续的发展,审慎而积极地进行中西医结合,使中医发展成为以中医为本的后现代医学,如:引入复杂科学、系统论、生态医学等概念对中医理论和实践进行发展。
第三,重视中医作为诸多“话语”中的个体性,即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涵:保持中医的专业术语及其文化内涵,改革中医行业标准使其更符合中医自身规律,发挥中医的本土文化优势加强在民众中的宣传。
第四,尊重中医的复杂性和浑沌性,适当“返魅”:改变“唯科学主义”的观念,肯定和允许现代科学尚不能解释的中医理论和疗效的存在。
第五,反后殖民主义,抵制西化: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发展中医,适当保护和扶持中医院和中医相关机构,为中医教育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与高中教育接轨,给与就业扶持。
第六,回归中医的普世价值:提倡医疗行业返璞归真,济世救人,天人共存。“化”作为“文而化之”的“化”,对象包括至少3个层次:一是化政府,更新观念,促进中医相关科研、教育和行医的体制改革;二是化群众,改变对中医的理解和态度,合理运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和治疗,把中医化为生活方式,培育中医生存的土壤;三是化中医业内人士,清醒和坚定认识,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医应该适当地后现代化,因为中医必须与时俱进;而现代主义对中医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后现代化。现代主义的弊病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已得到深刻反省,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其在中国重蹈覆辙。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