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应适当后现代化第 5 页
中医在这一点上先天地显著不同于现代西医,即中医包含价值体系。中医对“上工治国,中工治人,下工治病”的划分提示着传统中医的价值是包含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遵天道合人道的理想等普世价值的。而且中医的人道关怀还体现在中医所提倡的养生或养病不仅仅是医疗保健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渗入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这是人类生活的最基础的部分,而这些日常细节也正是最体现对人来说至关重要的生活价值、文化意义和社会纲常之处,而且无时无刻不忘天人合一的大智大爱。这已超越了现代主义简单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后现代的人与宇宙的主客融合、生态共存,这或许才是哲学和科学的终极目标。这亦是中医后现代化的根本。
《道德经》说,“大道周行”,“大曰远,远曰逝,逝曰返”,“返者道之动”。笔者乐观预见未来的医学在这一点上必然是与中医一致的。
中医后现代化也要把握分寸
人的认知是有限而又不断发展的,通过反思获得新的思想。没有任何一种思想能完整说明世界,指导人类的行为。后现代主义思想也不例外,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理性进行的理性反思,反对过分的对客观的强调,立场明确地拔高非理性的地位,尊重主体和价值,但同时也具有流于主观唯心主义的风险。所以中医后现代化也要把握分寸,扬长避短,避免极端主义。后现代化是对现代化的补充和超越,用以避免中医现代化中显而易见的错误。这个适度的后现代化并无意否认客观实在而完全颠覆现有的知识体系以及道德体系,更不能成为任意扭曲事实或失德的借口,其目的是友善而热诚地指出不要迷信现代主义,为中医发展拓开另一些可能性。
以上冗述良多,笔者希望能对中医后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一二,抛砖引玉。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已经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也几乎同步地引入中国,但一直未形成气候。中医之所以被争论良久、几度废存,与后现代主义思想在中医学界和中国民众中的薄弱不无关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