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佛医对中医哲学思想构建的影响第 8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29 18:45:12

  中医的“释学为用”

  中医对佛医思想、治疗手段、药物使用进行了系统的消化与整合,为构建自身的哲学体系打下全面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佛医是随着佛教进入中国的,中国历代医书中也渗有佛家的思想,如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慎柔所著《慎柔五书》、慎斋所著《慎斋遗书》都有大量的佛医思想。《神农本草》、《本草纲目》等医药典籍中记有大量外来药物。可以说中医在对佛医思想、治疗手段、药物使用进行了系统的消化与整合。为构建自身的哲学体系打下全面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千百年来,佛医典籍因为战乱、政治运动所存无多,但佛医思想却因为佛教的存在与普及而发挥着作用,佛医为中医提供了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的支持,为中医“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路注入了强劲的理论支持。中医之所以几千年没有消亡,一在于其实用性,二在于其思想兼容并蓄,以博取的姿态融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这就是中医领域一直公认的中医体系“儒学为魂、道学为体、释学为用”。

  “释学为用”肯定了佛学思想及佛医对中医哲学体系建立所起到的作用。中医哲学自身所释放的伟大光芒,源自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于对人这一生命体的精神意念(即心识)的独特探究。佛医自身哲学功能在医治人的“心”所发挥出来的强大力量,为中医哲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精密的向度。所以佛医与中医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意识状态拯救人、塑造人,重生人。佛医与中医共同构成了东方医学的独特魅力。当社会体系以西方医学以所谓的科学和哲学语言检测东方医学的合理性时,中医和佛学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但是中医和佛医毕竟都是经过亚洲民族几千年的选择后发展、健全的。佛医以对人的“心识”的认识以及完备的禅修方法为中医所用,补正了其原本在人文方面的治疗手段的不足。佛医的“人为本”重点将疗救对象以精神改造为主导,与中医“人为本”重点将疗救对象的康身健体的实证方向互补,同时,佛医又以其慈悲心、无欲观与中医的儒学思维应合,构建了医者的职业规范及人格判断。总之,佛医以其在精神领域所建立起的强大优势,成为中医哲学思想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