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学术争鸣 >> 正文

拓展中医治未病空间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医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7 13:47:10

  治未病

  拓宽中医学生就业渠道

  国家实施战略前移的宏观卫生政策,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做出的战略转移,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安、便、廉、验”的特色与优势,积极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国家卫生工作的重心也将逐步从传统的重视疾病治疗转移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亚健康调理上来。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为医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舞台。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护人员,他们在各级医院治病救人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大学生就业、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矛盾重重:一方面,毕业生都朝大城市、大医院去努力,各级医疗机构卫生工作人员严重饱和,多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许多新兴的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养生馆等急需高等专业技术人员,即使这些单位提供高薪及优厚的待遇仍然不能吸引广大毕业生来就业。这对主要矛盾的存在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大学生就业思想必须逐步转变,预防保健领域同样能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大学毕业生应该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到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正逐步成为医学卫生领域的朝阳产业,这里将为更多人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不能将目光只锁定在各级医疗机构,而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视角,逐步把眼光转移到各级各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机构上来。如此既能极大地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缓解因高校扩招带来的各种就业难、就业环境差的问题,还可以给毕业生带来更多实惠,如高薪、良好的工作环境、较小的工作压力等。

  我们必须着力解决中医药工作在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满足服务需求、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工作重心必须从治疗疾病逐步转移到预防保健上来,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将与疾病斗争的阵线前移,才能保证国民的健康水准。实施战略前移的卫生政策,是解决现今诸多医疗保健问题的治本之策,是突破防病治病的“瓶颈”、维护并不断改善我国13亿人民的健康状态的治本之策。只有如此,中医药才能充分发挥自身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才能在全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编者按:医改意见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实施医疗卫生工作“战略前移”的思路和决心。这正契合了几千年形成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也为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实践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将其与“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并列,可以预见,中医治未病必将在中国医药卫生体系中展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为提高中国人的健康福祉做出杰出贡献。

  链接

  相关的几个概念

  治未病——思想来源是疾病的预防观。

  世卫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说到底就是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来源于疾病的预防观,其思想来源于《内经》“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核心要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预防——防止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促进人类健康。

  “预防”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象传》:“君子以思患而豫(豫,通预)防之。”简言之,预防就是事先防备。而伴随现代医学和统计学、微生物学的先后创立,预防医学逐步发展完善,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实施医药卫生工作战略前移,就是要转变以往重疾病、轻预防的思想观念,逐步将预防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

  亚健康——“未病”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治未病”的重点。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有疾病分类中的疾病诊断标准。”亚健康是“未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起源较早,古代先贤早就认识到医学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素问·序》),其次才是治病。这里所谓的“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所谓“羸劣”,即虚弱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是有病,而这些,正是人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养生——“治未病”、亚健康调理的基础和手段。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所谓“养”,就是调养、补养、护养之意;“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故养生即保养生命。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在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

  总之,亚健康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通病”,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和阻断亚健康的发展,将成为“治未病”最直观的表达和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治未病”中不断充实了亚健康的相关内容。中医养生是人类预防保健最基本的认知空间和修为手段,是“治未病”的基石,是调理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