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日晡并非申酉时第 2 页
日晡究竟是何时
将现在的一日24小时划分为十六段,每个时段约为90分钟,所以“晡时”时段是14:15~15:45,“下晡”时段是15:45~17:15。
《伤寒论》中的“日晡所发潮热”,指的是16个时段中的“晡时”和“下晡”。“日晡所”的“所”,在这里是个虚词,即表示大约是“日晡”以后的一个时间段内,即14:15~17:15的3个小时之间。
以“日晡”表示时间文献记载如:《史记·吕太后本纪》:“日哺时,遂击产,产走。”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中:“日晡时到亭,勑前导入。” 宋·周密《齐东野语·王宣子讨贼》中说:“乘日晡放饭少休时,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明史·丁汝夔传》:“癸未,群臣昧爽(拂晓、黎明)入。至日晡,帝始御奉天殿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医》:“延者日积于门,非日晡不到病家。”
“日晡”是一个时段而不是一个时辰,虽然与十二地支计时的申时有所重叠,但并不是后世医家所说的申时。由于“晡时”时段(14:15~15:45)和下晡时段(15:45~17:15)是一天中温度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段,人体的阳气也是最高涨的时段,故而能够与邪气相争,尤其是发热性疾病,在这个时段发热就更为明显,被称作“日晡所潮热”。
日晡所发潮热如何看
临床上“日晡所发潮热”的疾病有很多,除了《伤寒论》中提到的阳明腑实证、结胸证、少阳气结证以外,尚有湿温、黄疸、风湿、虚劳等疾病也可见到潮热。分析《伤寒论》提到“日晡所”的有四处,即柴胡加芒硝汤证、大陷胸汤证各一处,大承气汤证两处,均为阳热实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潮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但有潮热的并非都是阳明病,其他一类热证如结胸证、湿温、黄疸等也可见到潮热,甚至并非实热证的少阳气结证、风湿、虚劳等疾病也可见到潮热。阳明腑实证易见潮热,但阳明病见潮热也不一定就是腑实证,只要邪居阳明,不管其是否形成腑实证,便有可能出现潮热,这是阳明经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阳明气郁证即使大便溏,也仍有发潮热。
综上,笔者认为,十二时辰中的申时指15:00~17:00之间,而“日晡所”则是14:15~17:15之间,虽然二者时间相差不大,但绝不可将“日晡所”解释为申时,也更非一些医家所说的酉时。临床上也许区分并不明显,但概念一定要区分开来。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