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九人集婦人規下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7:36:47
。 一, 凡新產之後, 其有陽氣虛弱而寒從中生, 或寒由外入, 以致心腹作痛, 嘔吐不食, 四肢厥冷者, 宜九蜜煎, 大巖蜜湯, 或理陰煎主之。 一, 產當寒月, 以致寒氣入腹, 臍下脹痛, 手不可近者, 宜羊肉湯主之。 若氣實寒甚者, 宜蟠?散。 一, 產後惡露不盡, 留滯作痛者, 亦常有之, 然此與虛痛者不同, 必其由漸而甚, 或大小便不行, 或小腹鞭實作脹, 痛極不可近手, 或自下上衝心腹, 或痛極牙關緊急, 有此實證, 當速去其血, 近上者宜失笑散, 近下者宜通瘀煎, 奪命丹, 迴生丹。 如或未效, 當用決津煎為善。 一, 產後有脾虛腎虛而為腹痛者, 此不由產而由臟氣之不足。 若脾氣虛寒, 為嘔吐, 為食少, 而兼腹痛者, 宜五君子煎, 六君子湯, 溫胃飲之類主之。 若腎氣虛寒, 為瀉為痢, 而兼腹痛者, 宜胃關煎, 理陰煎之類主之。 一, 產後有飲食停滯及氣逆作痛, 亦當因其類而消去之, 如排氣飲, 大和中飲之類, 皆可酌用。

仲景曰: 產後腹中?痛, 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并治腹中寒寒疝, 虛勞不足。

立齋曰: 前證若因氣滯, 用延胡索散。 若因外寒, 用五積散。 若因怒氣, 用四物加木香, 柴胡。 若因血虛, 用四物, 參, 朮, 炮薑。 若因陽氣虛弱, 用四君, 當歸, 炮薑。 若因脾虛血弱, 用六君, 當歸, 炮薑。

產後發熱四九
產後發熱, 有風寒外感而熱者, 有邪火內盛而熱者, 有水虧陰虛而熱者, 有因產勞倦虛煩而熱者, 有去血過多頭暈悶亂煩熱者, 諸證不同, 治當辨察。

產後有外感發熱者, 蓋臨盆之際, 多有露體用力, 無暇他顧, 此時或遇寒邪, 則乘虛而入, 感之最易, 若見頭疼身痛, 憎寒發熱, 或腰背拘急, 脈見緊數, 即產後外感證也。 然此等外感, 不過隨感隨病, 自與正傷寒宿感者不同, 故略加解散即自痊, 可勿謂新產之後不宜表散, 但當酌其虛實而用得其宜耳。 凡產後感邪, 氣不甚虛者, 宜三柴胡飲。 若氣虛脾弱而感者, 宜四柴胡, 五柴胡飲。 若肝脾腎三陰不足而感者, 宜補陰益氣煎。 若虛寒之甚者, 宜理陰煎。 若產婦強壯氣實而感者, 宜正柴胡飲。 若兼內火盛而外邪不解者, 宜一柴胡飲。 若風寒俱感, 表裏俱滯者, 宜五積散。

產後有火證發熱者, 但外感之熱多表, 火證之熱多在裏。 此必以調攝太過, 或時令熱甚, 或強以酒, 或誤用參, 朮, 薑, 桂大補之藥, 或過用炭火, 或窗牖太密, 人氣太盛, 或氣體本實而過於動作, 凡屬太過, 皆能生火。 火盛於內, 多見潮熱內熱, 煩渴喜冷, 或頭痛多汗, 便實尿赤, 及血熱妄行, 但無表證, 脈見緩滑不緊而發熱者, 便是火證, 宜清化飲, 保陰煎之類主之。 若本元不虛, 或火之甚而勢之急者, 即徙薪飲, 抽薪飲亦所常用, 不必疑也。

產後有陰虛發熱者, 必素稟脾腎不足, 及產後氣血俱虛, 故多有之。 其證則倏忽往來, 時作時止, 或晝或夜, 進退不常, 或精神困倦, 怔忡恍惚, 但察其外無表證, 而脈見弦數, 或浮弦豁大, 或微細無力。 其來也漸, 非若他證之暴至者, 是即陰虛之候, 治當專補真陰, 宜小營煎, 三陰煎, 五陰煎之類, 隨宜主之。 若陰虛兼火而微熱者, 宜一陰煎。 若陰虛兼火之甚而大熱者, 宜加減一陰煎。 若陰虛火盛, 熱而多汗者, 宜當歸六黃湯。 若陰中之陽虛, 火不歸源而熱者, 宜大營煎, 理陰煎, 右歸陰之類主之。 若血虛陽不附陰, 煩熱作渴者, 宜人參當歸湯。 若氣血俱虛, 發熱煩躁, 面赤作渴,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若熱甚而脈微者, 宜急加桂, 附, 或認為火, 則禍在反掌。

產後有去血過多發熱者, 其證必煩渴短氣, 頭痛頭暈, 悶亂內熱, 是亦陰虛之屬, 宜人參當歸湯主之。

立齋曰: 大凡元氣虛弱而發熱者, 皆內真寒而外假熱也, 但用六君或補中益氣加炮薑溫補脾氣, 諸證自退。 若四肢畏冷, 急加附子。 凡新產陰血暴傷, 陽無所附而外熱, 宜用四物, 炮薑, 補陰以配陽。 若因誤服寒涼剋伐之劑而外熱, 此為寒氣格陽於外, 宜用四君子加薑, 桂, 如不應, 急加附子。 若或肌膚發熱, 面目赤色, 煩渴引飲, 此血脫發躁, 宜用當歸補血湯。

產後乍寒乍熱五十
產後乍寒乍熱, 總由血氣虛損, 陰陽不和而然。 若陽勝則乍熱, 陰勝則乍寒。 凡陰勝而寒多者, 宜增損四物湯, 理陰煎。 若陽勝而熱多者, 宜四物湯, 三陰煎。 若陽氣陷入陰中而乍寒乍熱者, 宜補中益氣湯, 補陰益氣煎。 若陰陽俱虛而寒熱者, 宜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若敗血不散, 流入陰中而作寒熱者, 宜決津煎, 殿胞煎。 若血實氣壅者, 宜奪命丹。 陳無擇曰: 敗血流閉諸陰則寒, 流閉諸陽則熱, 宜五積散。 若有外感者, 宜從前產後發熱調治。

蓐勞五一
蓐, 草薦也。 產婦坐草艱難, 以致過勞心力, 故曰蓐勞, 此即產後勞倦也。 其證則或為寒熱如瘧, 或頭疼自汗, 或眩暈昏沉, 或百節疼痛, 或倦怠喘促, 飲食不甘, 形體虛羸之類, 皆其候也, 悉當以培補元氣為主。 若初產後蓐勞困倦, 惟豬腰湯為妙, 或用黃雌雞湯, 白茯苓散。 若蓐勞虛汗不止, 宜母雞湯。 若兼臟寒者, 宜羊肉湯。 若氣血俱虛者, 宜五福飲, 十全大補湯。 若兼外邪發熱者, 宜補陰益氣煎, 補中益氣湯。 若兼外邪發熱而中寒背惡寒者, 宜理陰煎, 詳加減法治之。 若兼陽虛內寒者, 宜五君子煎, 或理陰煎。 若陽盛陰虛兼內熱者, 宜五福飲加芍藥, 黃芩, 地骨皮之類, 隨宜用之。

產後喘促五二
產後喘急有二, 乃一以陰虛之極, 一以寒邪在肺。 蓋產後既以大虛, 焉得氣實而喘? 若肺無寒邪而見喘促者, 此以血去陰虛, 孤陽無主, 故氣窮短促而浮脫於上, 此實肝腎不接, 無根將脫之兆, 最為危候。 經曰: 肝苦急, 急食甘以緩之, 正此類也, 惟貞元飲為治此之神劑。 若氣虛兼寒者, 宜大補元煎, 或理陰煎。 若風寒外感, 邪氣入肺而喘急者, 此必氣粗胸脹, 或多欬嗽, 自與氣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 治當以疏散兼補為主, 宜金水六君煎, 或六君子湯。 若單以寒邪入肺, 氣實氣壅而本無虛者, 宜六安煎, 或二陳湯加蘇葉之類主之。

喘嗽論外方
二母散婦八六血熱喘嗽。 二物參蘇飲婦八四瘀血入肺喘嗽。

產後惡露不止五三
產後惡露不止, 若因血熱者, 宜保陰煎, 清化飲。 有傷衝任之絡而不止者, 宜固陰煎加減用之。 若肝脾氣虛, 不能收攝而血不止者, 宜壽脾煎, 或補中益氣湯。 若氣血俱虛而淡血津津不已者, 宜大補元煎, 或十全大補湯。 若怒火傷肝而血不藏者, 宜加味四物湯。 若風熱在肝而血下泄者, 宜一味防風散。

止血方: 用蒲黃二兩, 水煎, 頓服。

血不止論外方
人參當歸湯婦百十四。 佛手散婦四一血多煩暈。
產後發痙五四
產後發痙, 乃陰血大虧證也。 其證則腰背反張, 戴眼直視, 或四肢強勁, 身體抽搐, 在傷寒家雖有剛痙, 柔痙之辨, 然總之則無非血燥血枯之病, 而實惟足太陽與少陰主之。 蓋膀胱與腎為表裏, 腎主精血, 而太陽之脈絡於頭目項背, 所以為病若此。 若其所致之由, 則凡如傷寒誤為大汗以亡液, 大下以亡陰, 或潰瘍, 膿血, 大泄之後, 乃有此證。 故在產後, 亦惟去血過多, 或大汗大瀉而然, 其為元氣虧極, 血液枯敗也可知。 凡遇此證, 速當察其陰陽, 大補氣血, 用大補元煎, 或理陰煎, 及十全大補湯之類, 庶保其生。 若認為風痰, 而用發散消導等劑, 則死無疑矣。

產後大便秘澀五五
產後大便秘澀, 以其失血亡陰, 津液不足而然, 宜濟川煎加減主之, 及後立齋法俱妙。 立齋曰: 前證若計其日期, 飲食已多, 即用藥通之, 禍在反掌之間矣。 必待其腹滿覺脹, 欲去不能者, 此乃結在大腸, 宜用豬膽汁潤之。 若服苦寒疏通, 反傷中氣, 通而不止, 或成他證。 若去血過多, 用十全大補湯。 血虛火燥, 用加味四物湯。 氣血俱虛, 用八珍湯。 雖數日不通, 飲食如常, 腹中如故, 仍用八珍加桃仁, 杏仁治之, 若泥其日期飲食之多而通之, 則誤矣。

產後雜證方五六
[良方]黃龍湯婦八五產後外感。 海藏愈風湯和二一七失血筋急搐搦。 七珍湯婦七九產後不語。 [良方]人參湯婦七七產後諸虛。 趁痛散婦八十產後發熱骨節疼痛。 [良方]交加散婦百產後中風。 交加散和二五二產後類風不省人事。 補脬飲婦八一產後脬破淋瀝。 麻黃根湯婦八三產後虛汗。 加味小柴胡湯散二十乳母肝火發熱。

產後類論列總方五七
四君子湯補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五君子煎新熱六。 六君子湯補五。 大補元煎新補一。 四物湯補八。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小營煎新補十五。 五福飲新補六。 當歸六黃湯寒六五。 胃關煎新熱九。 壽脾煎新熱十六。 增損四物湯婦百十。 一陰煎新補八。 五陰煎新補十三。 人參當歸湯婦百十四。 固陰煎新因二。 右歸飲新補三。 當歸補血湯補四四。 豬腰湯婦七四。 母雞湯婦七三。 殿胞煎新因十。 濟川煎新補二一。 失笑散婦百四。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五物煎新因三。 大營煎新補十四。 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 八珍湯補十九。 溫胃飲新熱五。 加味四物湯補九。 理陰煎新熱三。 三陰煎新補十一。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貞元飲新補十九。 保陰煎新寒一。 一味防風散婦百十五。 蟠?散熱百十。 羊肉湯婦七十, 七一。 黃雌雞湯婦七二。 決津煎新因二。 通瘀煎新因五。 清化飲新因十三。 奪命丹婦六五。 四神散婦七五。 六安煎新和二。 抽薪飲新寒三。 延胡索散婦九八。 正柴胡飲新散六。 三柴胡飲新散三。 五柴胡飲新散五。 大岩蜜湯婦七六。 排氣飲新和六。 二陳湯和一。 五積散散三九。 徙薪飲新寒四。 白茯苓散婦七八。 一柴胡飲新散一。 四柴胡飲新散四。 九蜜煎新因十二。 迴生丹婦六六。 大和中飲新和七。


--------------------------------------------------------------------------------

帶濁遺淋類
帶下五八
凡婦人淋帶, 雖分微甚, 而實為同類, 蓋帶其微而淋其甚者也。 總由命門不固, 而不固之病, 其因有六: 蓋一以心旌之搖之也。 心旌搖則命門應, 命門應則失其所守, 此由於不遂者也。 一以多慾之滑之也, 情慾無度, 縱肆不節, 則精道滑而命門不禁, 此由於太遂者也。 一以房室之逆之也。 凡男女相臨, 遲速有異, 此際權由男子, 而婦人情興多致中道而止, 止則逆, 逆則為濁為淋, 此由於遂而不遂, 乃女子之最多而最不肯言者也。 以上三證, 凡帶濁之由乎此者, 十居八九, 而三者之治, 必得各清其源, 庶可取效。 然源未必清, 而且旋觸旋發, 故藥餌之功, 必不能情竇爭勝, 此帶濁之所以不易治也。 此三者之外, 則尚有濕熱下流者, 有虛寒不固者, 有脾腎虧陷而不能收攝者, 當各因其證而治之。
1.心旌搖, 心火不靜而帶下者, 先當清火, 宜硃砂安神丸, 清心蓮子飲, [直指]固精丸之類主之。 若無邪火而但見心虛帶下者, 宜秘元煎, 人參丸, 心虛白濁歌, 茯菟丸之類。
2.慾事過度, 滑泄不固而帶下者, 宜秘元煎, 壽脾煎, 固陰煎, 苓朮菟絲丸, [濟生]固精丸, 鎖精丸, 金鎖思仙丹之類主之。
3.人事不暢, 精道逆而為帶者, 初宜六味地黃湯, 或威喜丸之屬以利之。 久不止者, 宜固陰煎, 苓朮菟絲丸之屬以固之。
4.濕熱下流而為帶濁, 脈必滑數, 色見紅赤, 證有煩渴而多熱者, 宜保陰煎, 加味逍遙散, 或經驗豬肚丸亦佳。 若熱甚兼淋而赤者, 宜龍膽瀉肝湯。
5.元氣虛弱而帶下者, 宜壽脾煎, 固陰煎, 菟絲煎, 七福飲, 十全大補湯, 九龍丸之屬。 若陽氣虛寒, 脈見微澀, 色白清冷, 腹痛多寒者, 宜加薑附, 或用家韭子丸。
6.脾腎氣虛下陷而多帶者, 宜用壽脾煎, 固陰煎, 歸脾湯, 補中益氣湯之屬。 立齋曰: 前證或因六淫七情, 或因醉飽房勞, 或因膏梁厚味, 或服燥劑所傷, 或虧損陽氣下陷, 或濕痰下注蘊積而成, 故言帶也。 凡此皆當壯脾胃, 升陽氣為主, 佐以各經見證之藥。 若色青者屬肝, 用小柴胡加山梔; 或濕熱壅滯, 小便赤澀, 龍膽瀉肝湯。 色赤者屬心, 用小柴胡加黃連, 山梔, 當歸; 思慮過傷, 用妙香散等藥。 色白者屬肺, 用補中益氣加山梔。 色黃者屬脾, 用六君子加山梔, 柴胡, 不應, 歸脾湯。 色黑者屬腎, 用六味地黃丸。 若氣血俱虛, 八珍湯。 陽氣陷下, 補中益氣湯。 濕痰下注, 前湯加茯苓, 半夏, 蒼朮, 黃檗。 氣虛痰飲下注, 四七湯送腎氣丸。 不可拘肥人多痰, 瘦人多火, 而以燥濕瀉火之藥輕治之也。
帶濁論外方
醋附丸婦百七氣滯帶濁, 腹中急痛。 金櫻膏補百虛勞帶濁。 克應丸婦一二八虛滑帶濁。 白芷散婦一二六下元虛滑。 白芍藥散婦一二七帶濁疼痛。 固元丹固三一赤白帶。 益母丸婦六四帶濁諸病。
白濁遺淋五九
淫濁與帶下之不同者, 蓋白帶出於胞宮, 精之餘也; 淫濁出於膀胱, 水之濁也。 雖膀胱與腎為表裏, 故帶濁之源, 無非皆出於陰分, 然帶由脾腎之虛滑者多, 淫濁由膀胱之濕熱者多, 此其所以有辨也。 若淫濁初起而見熱澀者, 宜大分清飲。 若初起無火而但有窒塞者, 宜小分清飲, 或五苓散。 若肝經怒火下流, 宜加味逍遙散。 若肝火盛而見痛澀者, 宜龍膽瀉肝湯。 若服寒涼利藥太過, 以致下焦虛寒不固者, 宜萆薢分清飲。 若元氣虛寒下陷者, 宜壽脾煎, 補中益氣湯。 若脾濕下流者, 宜歸脾湯, 六君子湯。 若久而不愈, 肝腎虛滑下陷者, 宜壽脾煎, 秘元煎, 家韭子丸。

淋濁論外方
滑石散婦一二九熱淋。 三味牛膝湯寒一二六血熱淋痛。 牛膝膏和三四六死血作淋。
婦人夢與鬼交六十
人稟五行正氣以生, 氣正則正, 氣邪則邪, 氣強則神旺, 氣衰則鬼生, 如刺法論曰: 神失守位, 則邪鬼外干, 即此類也。 然婦人之夢與邪交, 其證有二: 一則由慾念邪思, 牽擾意志而為夢者, 此鬼生於心, 而無所外干也; 一則由稟賦非純, 邪得以入, 故妖魅敢於相犯, 此邪之自外至者亦有之矣。 病因有內外, 則證亦有不同。 病由內生者, 外無形跡, 不過於夢寐間常有所遇, 以致遺失, 及為恍惚帶濁等證, 亦如男子之夢遺, 其機一也, 但在女子多不肯言耳。 至若外有邪犯者, 其證則異, 或言笑不常, 如有對晤, 或喜幽寂, 不欲見人, 或無故悲泣, 而面色不變, 或面帶桃花, 其脈息則乍疏乍數, 三五不調, 或伏沉, 或促結, 或弦細, 或代易不常, 是皆妖邪之候。 凡此二者, 若失於調理, 久之不愈, 則精血日敗, 真陰日損, 乃致潮熱發熱, 神疲體倦, 飲食日減, 經水日枯, 肌肉消削, 潮成勞損, 脈見緊數, 多致不救矣。 凡治此者, 所因雖有不同, 而傷精敗血, 其病則一。 故凡病生於心者, 當先以靜心為主, 然後因其病而藥之, 神動者安其神, 定其志; 精滑者固其精, 養其陰, 尤當以培補脾腎, 要約門戶, 以助生氣為主。 若為妖魅所侵, 則內當調補正氣, 如歸神湯之類, 外宜速灸鬼哭穴以驅邪氣, 則自當漸愈。 其穴以兩手大指相並縳定, 用艾炷於爪甲角騎縫灸之, 務令兩甲連肉四處著火方效, 或七壯, 或二七壯。 兩足大指亦名足鬼眼。

帶濁類論列總方六一
人參丸補百五。 朱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六君子湯補五。 妙香散固十五, 十六。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秘元煎新固一。 菟絲煎新固三。 心虛白濁歌補百一。 茯菟丸固三八。 鎖精丸固二六。 八珍湯補十九。 歸脾湯補三二。 清心蓮子飲寒三二。 九龍丸固四二。 壽脾煎新熱十六。 加味逍遙散補九三。 固陰煎新固二。 威喜丸固四五。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保陰煎新寒一。 [濟生]固精丸固二九。 五苓散和一八二。 歸神湯婦一二五。 六味地黃湯補百二十。 家韭子丸固三四。 [直指]固精丸固三十。 大分清飲新寒五。 萆薢分清飲熱一六五。 龍膽瀉肝湯寒六三。 四七湯和九七。 金鎖思仙丹固十九。 腎氣丸補一二一。 七福飲新補七。 小分清飲新和十。 小柴胡湯散十九。 苓朮菟絲丸新固五。 經驗豬肚丸固四十。


--------------------------------------------------------------------------------

乳病類
乳少六二
婦人乳汁, 乃衝任氣血所化, 故下則經, 上則為乳。 若產後乳遲乳少者, 由氣血之不足, 而猶或無乳者, 其為衝任之虛弱無疑也。 治當補化源而兼通利, 宜豬蹄湯。 若乳將至而未得通暢者, 宜湧泉散。

產婦乳汁不來, 其原有二: 蓋一因氣血不足, 故乳汁不來, 宜用豬蹄湯, 是即虛者補之也。 一因肥胖婦人痰氣壅盛, 乳滯不來者, 宜用漏蘆湯之類, 是壅者行之也。

乳出六三
產後乳自出, 乃陽明胃氣之不固, 當分有火無火而治之。 無火而泄不止, 由氣虛也, 宜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若陽明血熱而溢者, 宜保陰煎, 或四君子湯加梔子。 若肝經怒火上衝, 乳脹而溢者, 宜加減一陰煎。 若乳多脹痛而溢者, 宜溫帛熨而散之。 若未產而乳自出者, 以胎元薄弱, 滋溉不全而然, 謂之乳泣, 生子多不育。

吹乳妒乳六四
產後吹乳, 因兒飲乳, 為口氣所吹, 致令乳汁不通, 壅結腫痛, 不急治之, 多成癰腫, 速服栝蔞散, 外以南星末敷之, 更以手揉散之。 勢甚者, 惟連翹金貝煎最妙。

產後妒乳, 因無兒飲乳, 或兒未能飲, 餘乳蓄結作脹, 或婦人血氣方盛, 乳房作脹, 以致腫痛, 憎寒發熱, 不吮通之, 必致成癰, 若腫不消, 用麥芽二三兩炒熟, 水煎服, 立消。

一方, 用陳皮一兩, 甘草一錢, 水煎服。

一方, 治吹乳, 乳癰腫痛, 用萱草根擂酒服之, 以滓罨患處。

[袖珍方]用豬牙皂角去皮, 蜜炙為末, 酒服一錢。 又詩云: 婦人吹奶法如何? 皂角燒灰蛤粉和, 熱酒一盃調八字, 管教時刻笑呵呵。

乳癰乳巖六五
腫痛勢甚, 熱毒有餘者, 宜以連翹金貝煎先治之, 甚妙。

立齋法曰: 婦人乳癰, 屬膽胃二腑熱毒, 氣血壅滯, 故初起腫痛發於肌表, 肉色焮赤, 其人表熱發熱, 或發寒熱, 或憎寒頭痛, 煩渴引冷, 用人參敗毒散, 神效栝蔞散, 加味逍遙散治之, 腫自消散。 若至數日之間, 膿成潰竅, 稠膿湧出, 膿盡自愈。 若氣血虛弱, 或誤用敗毒, 久不收斂, 膿清脈大則難治。 乳巖屬肝脾二臟鬱怒, 氣血虧損, 故初起小核結於乳內, 肉色如故其人內熱夜熱, 五心發熱, 肢體倦瘦, 月經不調, 用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 神效栝蔞散, 多自消散。 若積久漸大, 巉岩色赤出水, 內潰深洞為難療, 但用前歸脾湯等藥可延歲月, 若誤用攻伐, 危殆迫矣。 大凡乳證, 若因恚怒, 宜疏肝清熱, 焮痛寒熱, 宜發表散邪。 焮腫痛甚, 宜清肝消毒, 并隔蒜灸。 不作膿或膿不潰, 補氣血為主。 不收斂或膿稀, 補脾胃為主。 膿出反痛, 或發寒熱, 補氣血為主。 或晡熱內熱, 補血為主。 若飲食少思, 或作嘔吐, 補胃為主。 飲食難化, 或作泄瀉, 補脾為主。 勞碌腫痛, 補氣血為主。 怒氣腫痛, 養肝血為主。 兒口所吹, 須吮通揉散, 成癰治以前法。 潮熱暮熱, 亦主前藥。 大抵男子多由房勞耗傷肝腎, 婦人鬱怒虧損肝脾, 治者審之。 世有孕婦患此, 名曰內吹, 然其所致之因則一, 惟用藥不可犯其胎耳。

乳病論列總方六六
豬蹄湯婦八七。 漏蘆湯婦九十。 四君子湯補一。 保陰煎新寒一。 加味歸脾湯補三三。 神效栝蔞散外一八一。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連翹金貝煎新因三一。 湧泉散婦八八。 八珍湯補十九。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歸脾湯補三二。 栝蔞散婦九一。 加味逍遙散補九三。 人參敗毒散散三六。


--------------------------------------------------------------------------------

子嗣類
宜麟策總論共十二段六七
天地絪縕, 萬物化醇, 男女搆精, 萬物化生, 此造化自然之理也, 亦無思無為之道也。 故有人道即有夫婦, 有夫婦即有子嗣, 又何有乏嗣之說? 然天有不生之時, 地有不毛之域, 則人不能無乏嗣之流矣。 然則生者自生, 乏者當乏, 而求嗣之說, 又何為也? 果可求耶? 果不可求耶? 則其中亦自有說, 亦自有法矣。 所謂說者, 非為不生不毛者而說也, 亦非為少壯強盛者而說也。 蓋不生不毛者, 出於先天之稟賦, 非可以人力為也。 少壯強盛者, 出於妙合之自然, 不必識, 不必知也。 惟是能子弗子者, 無後難堪, 本非天付, 衰老無兒者, 精力日去, 豈比少年, 此所以有挽回之人力, 則有說而有法矣。 雖法之垂諸古者已不為少, 然以余覺之, 則若有未盡其妙蘊者焉, 因而臚列其法, 曰天時, 曰地利, 曰人事, 曰藥食, 曰疾病, 總五類二十四條, 但凡其一, 便足敗乃公事矣。 賓於晚年得子, 率鑒乎此, 凡苦於是者, 惟察之信之, 則祚胤之猷, 或非渺小, 故命之曰[宜麟]策。

時氣天時一
凡交會下種之時, 古云宜擇吉日良時, 天德月德, 及干支旺相, 當避丙丁之說, 顧以倉猝之頃, 亦安得擇而後行, 似屬迂遠, 不足憑也。 然惟天日晴明, 光風霽月, 時和氣爽, 及情思清寧, 精神閑裕之況, 則隨行隨止, 不待擇而人人可辦, 於斯得子, 非惟少疾, 而必且聰慧賢明, 胎元稟賦, 實基於此。 至有不知避忌者, 犯天地之晦冥, 則受愚蠢迷蒙之氣; 犯日月星辰之薄蝕, 則受殘缺刑剋之氣; 犯雷霆風雨之慘暴, 則受狠惡驚狂之氣; 犯不陰不陽, 倏熱倏寒之變幻, 則受奸險詭詐之氣。 故氣盈則盈, 乘之則多壽, 氣縮則縮, 犯之則多夭。 顧人生六合之內, 凡生長壯老已, 何非受氣於生成? 而知愚賢不肖, 又孰非稟質於天地? 此感兆元始之大本, 苟思造命而贊化育, 則當以此為首務。

陰陽天時二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此固生成之至道, 然亦何以見之, 亦何以用之? 蓋乾坤不用, 用在坎離, 坎離之用, 陰陽而已。 夫離本居陽, 何以為女? 以陽之中而陰之初也。

坎本居陰, 何以為男? 以陰之中而陽之初也。 蓋中者盛於上, 盛者必漸消; 初者生於下, 生者必漸長。 故陽生於坎, 從左而漸升, 升則為陽而就明; 陰生於離, 從右而漸降, 降則為陰而就晦, 此即陰陽之用也, 而千變萬化, 莫不由之。 由之推廣, 則凡冬至夏至, 一歲之陰陽也; 子東午西, 一日之陰陽也; 有節有中, 月令之陰陽也; 或明或晦, 時氣之陰陽也; 節前節後, 消長之陰陽也; 月光潮汛, 盈虛之陰陽也。 再以及人, 則老夫女妻, 陰若勝矣, 有顛之倒之之妙; 彼強此弱, 陽亦在也, 有操之縱之之權, 顧無往而非陰陽之用也。 知之而從陽避陰, 則乾道成男, 不知而背陽向陰, 則坤道成女矣。 明眼人其鑒而悟之, 筆有難於盡意也。

地利地利一
地利關於子嗣, 非不重也。 有陰宅之宜子孫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