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九人集婦人規下第 3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7:36:47
常見螽斯之多, 有陽宅之宜子嗣者, 惟生氣天乙方為最吉。 然吉地吉人, 每多不期而會, 所謂有德斯有人, 有人斯有土, 此其所致之由, 自非偶然, 故曰必先有心地, 而後有陰地, 信非誣也。 第其理深義遂, 有非一言可悉, 然宗枝攸係, 誠有不可不知者。 此外如寢室交會之所, 亦最當知宜忌, 凡神前廟社之側, 井灶冢柩之傍, 及日月火光照臨, 沉陰危陰之地, 但覺神魂不安之處, 皆不可犯, 倘有不謹, 則夭枉殘疾, 飛災橫禍, 及不忠不孝之流, 從而出矣, 驗如影響, 可不慎哉。

基址地利二
欲綿瓜瓞, 當求基址, 蓋種植者必先擇地, 砂礫之場, 安望稻黍; 求子者必先求母, 薄福之婦, 安望熊羆? 倘欲為子嗣之謀, 而不先謀基址, 計非得也。 然而基址之說, 隱微叵測, 察亦誠難, 姑舉其顯而易者十餘條, 以見其概云耳。 大都婦人之質, 貴靜而賤動, 貴重而賤輕, 貴厚而賤薄, 貴蒼而賤嫩。 故凡唇短嘴小者不堪, 此子處之部位也。 耳小輪薄者不堪, 此腎氣之外候也。 聲細而不振者不堪, 此丹田之氣本也。 形體薄弱者不堪, 此藏蓄之宮城也。 飲食纖細者不堪, 此倉廩血海之源也。 髮焦齒豁者, 不堪, 肝虧血而腎虧精也。 睛露臀削者不堪, 藏不藏而後無後也。 顏色嬌艷者不堪, 與其華者去其實也。 肉肥勝骨者不堪, 子宮隘而腎氣詘也。 嬝娜柔脆, 筋不束骨者不堪, 肝腎虧而根幹不堅也。 山根唇口多青氣者不堪, 陽不勝陰, 必多肝脾之滯逆也。 脈見緊數弦澀者不堪, 必真陰虧弱, 經候不調而生氣杳然者也。 此外, 如虎頭熊項, 橫面豎眉, 及聲如豺狼之質, 必多刑剋不吉, 遠之為宜。 又若剛狠陰惡, 奸險剋薄之氣, 尤為種類源流, 子孫命脈所係, 烏可近之? 雖曰堯亦有丹朱, 舜亦有瞽瞍, 然二氣相合, 未必非一優一劣之所致, 倘使陰陽有序, 種址俱宜, 而稼穡有不登者, 未之有也。 惟一有偏勝, 則偏象見矣, 是種之不可不擇者有如此, 不然, 則麟趾之詩, 果亦何為而作者耶? 余因人艱嗣之苦, 復見人有不如無之苦, 故願天常生好人, 所以并慮及之。

十機人事一
陰陽之道, 合則聚, 不合則離, 合則成, 不合則敗, 天道人事莫不由之, 而尤於斯道為最。 合與不合, 機有十焉, 使能得之, 權在我矣。

一曰闔闢, 乃婦人之動機也。 氣靜則闔, 氣動則闢, 動緣氣至, 如長鯨之飲川, 如巨觥之無滴。 斯時也, 吸以自然, 莫知其入, 故未有闢而不受者, 未有受而不孕者。 但此機在瞬息之間, 若未闢而投, 失之太早; 闢已而投, 失之太遲。 當此之際, 自別有影響情狀可以默會, 不可以言得也, 惟有心人能覺之, 帶雨施雲, 鮮不穀矣。

二曰遲速, 乃男女之合機也。 遲宜得遲, 速宜見速, 但陰陽情質稟有不齊, 固者遲, 不固者速。 遲者嫌速, 則猶饑待食, 及嚥不能; 速者畏遲, 則猶醉添杯, 欲吐不得, 遲速不侔, 不相投矣。 以遲遇疾, 宜出奇由逕, 勿逞先聲, 以疾遇遲, 宜靜以自持, 挑而後戰, 能反其機, 適逢其會矣。

三曰強弱, 乃男女之畏機也。 陽強陰弱則畏如蜂蠆, 避如戈矛; 陽弱陰強, 則聞風而靡, 望塵而北, 強弱相凌, 而道同意合者鮮矣。 然撫弱有道, 必居仁由義, 務得其心, 克強固難, 非聚精會神, 安奪其魄? 此所以強有不足畏, 弱有不足虞者, 亦在乎為之者之何如耳。

四曰遠近, 乃男女之會機也。 或以長材排闥, 唐突非堪, 或以偷盱跽門, 敢窺堂室, 欲拒者不能, 欲吞者不得, 睽隔如斯, 其能姤乎? 然斂跡在形, 致遠在氣, 斂跡在一時, 養氣非頃刻, 使不有教養之夙謀, 恐終無剛勁之銳氣, 又安能直透重圍, 而使鳩居鵲巢也。

五曰盈虛, 乃男女之生機也。 胃有盈虛飽則盈而饑則虛也。 腎有盈虛, 蓄則盈而泄則虛也。 盛衰由之, 成敗亦由之, 不知所用, 則得其?而失其常耳。

六曰勞逸, 乃男女之氣機也。 勞者氣散而怯, 逸者氣聚而堅, 既可為破敵之兵機, 亦可為種植之農具, 動得其宜, 勝者多矣。

七曰懷抱, 乃男女之情懷也。 情投則合, 情悖則離。 喜樂從陽, 故多陽者多喜, 鬱怒從陰, 故多陰者多怒。 多陽者多生氣, 多陰者多殺氣。 生殺之氣, 即孕育賢愚之機也, 莫知所從, 又胡為而然乎。

八曰暗產, 乃男子之失機也。 勿謂我強, 何虞子嗣; 勿謂年壯, 縱亦何妨, 不知過者失佳期, 強者無酸味, 而且隨得隨失, 猶所莫知, 自一而再, 自再而三, 則亦如斯而已矣。 前有小產論, 所當并察之。

九曰童稚, 乃女子之時機也。 方苞方萼, 生氣未舒, 甫童甫笄, 天癸未裕, 曾見有未實之粒可為種否? 未足之蠶可為繭否? 強費心力而年衰者能待乎? 其亦不知機也矣。

十曰二火, 乃男女之陽機也。 夫君火在心, 心其君主也; 相火在腎, 腎其根本也。 然二火相因, 無聲不應, 故心宜靜, 不靜則火由欲動, 而自心挑腎。 先心後腎者, 以陽爍陰, 出乎勉強, 勉強則氣從乎降, 而丹田失守, 已失元陽之本色。 腎宜足, 腎足則陽從地起, 而由腎及心。 先腎後心者, 以水濟火, 本乎自然, 自然則氣主乎升, 而百脈齊到, 斯誠化育之真機。 然伶薄之夫每從勉強, 故多犯虛勞, 詎云子嗣? 朴厚之子, 常由自然, 故品物咸亨, 奚慮後人? 知機君子, 其務陽道之真機乎。

畜妾人事二
無故置妾, 大非美事, 凡諸反目敗亂多有由之, 可已則已, 是亦齊家之一要務也。 其若年邁妻衰, 無後為大, 則勢有不得不置者。 然置之易而畜之難, 使畜不有法, 則有畜之名, 無畜之實, 亦仍與不畜等耳。 而畜之之法, 有情況焉, 有寢室焉。 以情況言之, 則主母見妾, 大都非出樂從, 所以或多嗔怒, 或多罵詈, 或因事責其起居, 或假借加以聲色, 是皆常情之所必至者。 而不知產育由於血氣, 血氣由於情懷, 情懷不暢, 則衝任不充, 衝任不充, 則胎孕不受, 雖云置妾, 果何益與? 凡畜妾之不可過嚴者以此。 再以寢室言之, 則宜靜宜遠, 宜少近耳目者為妙。 蓋私構之頃, 銳宜男子, 受宜女人, 其銳其受, 皆由乎氣。 當此時也, 專則氣聚而直前, 怯則氣餒而不攝, 此受與不受之機也。 然勇怯之由, 其權在心, 蓋心之所至, 氣必至焉, 心有疑懼, 心不至矣。 心有不至, 氣亦不至矣。 倘臨期驚有所聞, 則氣在耳而不及器矣。 疑有所見, 則氣在目而不及器矣。 或忿或畏, 則氣結在心而不至器矣。 氣有不至, 則如石投水, 而水則無知也。 且如兩陣交鋒, 最嫌奸細之偵伺, 一心無二, 何堪讒間以相離。 閨思兵機, 本無二致, 凡妾室之不可不靜而遠者以此。 雖然, 此不過為錦囊無奈者設, 倘有高明腎淑, 因吾言而三省, 惟宗祧之是慮, 不惟不妒, 而且相憐, 則愈近愈慰, 而遠之之說, 豈近人情? 又若有恭謹良人, 小心奉治, 則求容已幸, 又安敢有遠而敬之之念。 其然其然, 吾未如之何也已。


藥食藥食一
1.種子之方, 本無定軌, 因人而藥, 各有所宜。 故凡寒者宜溫, 熱者宜涼, 滑者宜澀, 虛者宜補, 去其所偏, 則陰陽和而生化著矣。 今人不知此理, 而但知傳方, 豈宜於彼者亦宜於此耶? 且或見一人偶中, 而不論宜否, 而遍傳其神, 競相製服, 又豈知張三之帽, 非李四所可戴也。 今錄十方於後, 擇宜用之, 庶獲濟矣。
2.婦人血氣俱虛, 經脈不調, 不受孕者, 惟毓麟珠隨宜加減用之為最妙。 其次, 則八珍益母丸亦佳。 若臟寒氣滯之甚者, 用續嗣降生丹亦妙。
3.男子臟氣平和而惟精血不足者, 宜還少丹, 全鹿丸, 無比山藥丸。 若右腎陽氣不足者, 宜右歸丸, 或毓麟珠俱妙。 若陽痿精衰, 虛寒年邁艱嗣者, 必宜贊育丹。 若陽盛陰虛, 左腎精氣不足者, 宜左歸丸, 或延年益嗣丹。 若火盛水虧, 多內熱者, 宜大補陰丸。 此外, 如河車種玉丸, 烏雞丸, 黑鍚丹之類, 皆可酌用。
用藥法藥食二
凡男女胎孕所由, 總在血氣, 若血氣和平, 壯盛者無不孕育, 亦育無不長。 其有不能孕者, 無非氣血薄弱, 育而不長者, 無非根本不固。 即如諸病相加, 無非傷損血氣, 如果邪逆未除, 但當以煎劑略為撥正, 撥正之後, 則必以調服氣血為主, 斯為萬全之策。 所以凡用種子丸散, 切不可雜以散風消導, 及敗血苦寒峻利等藥。 蓋凡宜久服而加以此類, 則久而增氣, 未有不反傷氣血, 而難於孕者也。 再若香附一物, 自王好古曰: 乃婦人之仙藥, 多服亦能走氣。 而後世不言走氣, 但相傳曰: 香附為婦人之要藥。 由是但治婦人, 則不論虛實, 無弗用之。 不知香附氣香味辛性燥, 惟開鬱散氣, 行血導滯, 乃其所長, 若氣虛用之, 大能泄氣, 血虛用之, 大能耗血, 如古方之女金丹, 及四製香附丸之類, 惟氣實血滯者用之為宜。 凡今婦人十有九虛, 顧可以要藥二字而一概用之乎? 用之不當, 則漸耗漸弱, 而胎元之氣必反將杳然矣。

飲食藥食三
凡飲食之類, 則人之臟氣各有所宜, 似不必過為拘執, 惟酒多者為不宜。 蓋胎種先天之氣, 極宜清楚, 極宜充實, 而酒性淫熱, 非惟亂性, 亦且亂精。 精為酒亂, 則濕熱其半, 真精其半耳。 精不充實則胎元不固, 精多濕熱, 則他日痘疹, 驚風, 脾敗之類, 率已受造於此矣。 故凡欲擇期布種者, 必宜先有所慎, 與其多飲, 不如少飲, 與其少飲, 猶不如不飲, 此亦胎元之一大機也。 欲為子嗣之計者, 其毋以此為後著。

男病疾病一
疾病之關於胎孕者, 男子則在精, 女人則在血, 無非不足而然。 凡男子之不足, 則有精滑, 精清, 精冷者, 及臨事不堅, 或流而不射者, 或夢遺頻數, 或便濁淋澀者。 或好色以致陰虛, 陰虛則腰腎痛憊; 或好男風以致陽極, 陽極則亢而亡陰; 或過於強固, 強固則勝敗不洽; 或素患陰疝, 陰疝則肝腎乖離。 此外, 則或以陽衰, 陽衰則多寒, 或以陰虛, 陰虛則多熱, 若此者, 是皆男子之病, 不得盡諉之婦人也。 倘知其由而宜治則治之, 宜反則反之, 必先其在我而後及婦人, 則事無不濟矣。

女病疾病二
婦人所重在血, 血能構精, 胎孕乃成。 欲察其病, 惟於經候見之。 欲治其病, 惟於陰分調之。 蓋經即血也, 血即陰也, 陰以應月, 故月月如期, 此其常也。 及其為病, 則有或先或後者, 有一月兩至者, 有兩月一至者, 有枯絕不通者, 有頻來不止者, 有先痛而後行者, 有先行而後痛者, 有淡色, 黑色, 紫色者, 有瘀而為條為片者, 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帶, 白濁者, 有子宮虛冷而陽氣不能生化者, 有血中伏熱而陰氣不能凝成者, 有血癥氣痞, 子臟不收, 月水不通者, 凡此皆真陰之病也。 真陰既病, 則陰血不足者不能育胎, 陰氣不足者不能攝胎。 凡此攝育之權, 總在命門, 正以命門為衝任之血海, 而胎以血為主, 血不自生, 而又以氣為主, 是皆真陰之謂也。 所以凡補命門, 則或氣或血, 皆可謂之補陰, 而補陰之法, 即培根固本之道也。 凡自壯至老, 乃人人之所不可缺者, 而矧以先天後天之肇基, 又將舍是而何求乎? 是以調經種子之法, 亦惟以填補命門, 顧惜陽氣為之主。 然精血之都在命門, 而精血之源又在二陽心脾之間。 蓋心主血, 養心則血生, 脾胃主飲食, 健脾胃則氣布, 二者胥和, 則氣暢血行, 此情志飲食又當先經脈而為之計者, 亦無非補陰之源也。 使不知本末先後, 而妄為之治, 則又烏足以言調經種子之法。 以上宜麟策終。

盈虛吟六八
誰識雌雄在坎離, 玄關消息有真機。 坎虛離實云非是, 坎實離虛亦是非。 天以至剛方得體, 地緣無日乃成泥。 三生同有金丹在, 試問仙翁知不知?

辨古六九
種子之法, 古人言之不少, 而余謂其若未盡善者, 蓋亦有疑而云然, 謹并列而辨之, 亦以備達者之裁正。

[廣嗣訣]云: 三十時辰兩日半, 二十八九君須算, 落紅滿地是佳期, 金水過時徒霍亂, 霍亂之時枉費功, 樹頭樹底覓殘紅, 但解開花能結子, 何愁丹桂不成叢。 按: 此言婦人經期方止, 其時子宮正開, 便是布種之時, 過此佳期, 則子宮閉而不受胎矣, 然有十日半月及二十日之後受胎者, 又何為其然也。 又一哲婦曰: 若依此說, 則凡有不端者, 但於後半月為之, 自可無他慮矣。 善哉言也, 此言果可信否?

[道藏經]曰: 婦人月信止後一日, 三日, 五日合者, 乾道成男, 二日, 四日, 六日合者, 坤道成女。 按: 此以單數屬陽故成男, 偶數屬陰故成女, 果若然, 則誰不知之, 得子何難也? 總未必然。

[褚氏遺書]云: 男女之合, 二情交暢, 若陰血先至, 陽精後衝, 血開裹精, 精入為骨而男形成矣; 陽精先至, 陰血後參, 精開裹血, 血入為本而女形成矣。 按此一說, 余初見之, 甚若有味有理, 及久察之, 則大有不然。 蓋相合之頃, 豈堪動血, 惟既結之後, 則精以肇基, 血以滋育而胎漸成也。 即或以血字改為精字, 曰陰精先至, 似無不可。 然常見初笄女子, 有一合而即孕者, 彼於此時, 畏避無暇, 何云精泄? 但其情動則氣至, 氣至則陰闢, 陰闢則吸受, 吸受則無不成孕, 此自然之正理也。 若褚氏之說, 似穿鑿矣。

東垣曰: 經水斷後一二日, 血海始淨, 精勝其血, 感者成男, 四五日後, 血脈已旺, 精不勝血, 感者成女。 按: 此說亦非確論, 今見多生女者, 每加功於月經初淨而必不免於女者, 豈亦其血勝而然乎。

丹溪曰: 陰陽交構胎孕乃凝, 所藏之處, 名曰子宮, 一系在下, 上有兩岐, 中分為二, 形如合缽, 一達於左, 一達於右。 精勝其血, 則陽為之主, 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 精不勝血, 則陰為之主, 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 按: 此乃與[聖濟經]左動成男, 右動成女之說同。 第以子粒驗之, 無不皆有兩瓣, 故在男子亦有二丸, 而子宮之義諒亦如此, 信非謬也。 惟左受成男, 右受成女之說, 則成非事後莫測其然。 即復有左射右射之法, 第恐陰中闔闢, 自有其機, 即欲左未必左, 欲右未必右, 而陰陽相勝之理, 則在天時人事之間, 似仍別有一道, 雖知此說, 終無益也。

述古七十
[褚氏遺書]曰: 建平孝王妃姬皆麗無子, 擇民家未笄女子入御, 又無子, 問曰: 求男有道乎? 澄對曰: 合男女必當其年, 男雖十六而精通, 必三十而娶; 女雖十四而天癸至, 必二十而嫁, 皆欲陰陽完實, 然後交而孕, 孕而育, 育而子堅壯強壽。 今未笄之女, 天癸始至, 已近男色, 陰氣早洩, 未完而傷, 未實而動, 是以交而不孕, 孕而不育, 而子脆不壽, 此王之所以無子也。 然婦人有所產皆女者, 有所產皆男者, 大王誠能訪求多男婦人至宮府, 有男之道也。 王曰: 善。 未再期生六男。 夫老陽遇少陰, 老陰遇少陽, 亦有子之道也。

子嗣類論列總方七一
毓麟珠新因十四。 右歸丸新補五。 還少丹補一三五。 無比山藥丸補一三六。 大補陰丸寒一五七。 續嗣降生丹婦一三六。 四製香附丸婦一三二。 烏雞丸四方婦一三九後。 左歸丸新補四。 贊育丹新因又十四。 全鹿丸補一二七。 延年益嗣丹婦一三五。 八珍益母丸婦一三八。 女金丹婦一三三。 河車種玉丸婦一三七。 黑鍚丹熱一八九。


--------------------------------------------------------------------------------

癥瘕類
論證七二
癥瘕之病, 即積聚之別名, [內經]止有積聚疝瘕, 並無癥字之名, 此後世之所增設者。 蓋癥者徵也, 瘕者假也, 徵者成形而堅硬不移者是也, 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是也。 成形者, 或由血結, 謂之血癥, 或由食結, 謂之食癥。 無形者惟在氣分, 氣滯則聚而見形, 氣行則散而無跡, 此癥瘕之辨也。 然又有痛者, 有不痛者。 痛者聯於氣血, 所以有知, 氣血行則愈, 故痛者易治; 不痛者不通氣血, 另結窠囊, 藥食難及, 故不痛者難治, 此又治之有辨也。 其他如肺之積曰息奔, 心之積曰伏梁, 脾之積曰痞氣, 肝之積曰肥氣, 腎之積曰奔豚, 以至後世有曰?癖, 曰痞塊之屬, 亦不過以形見之處有不同, 故名亦因之而異耳。 總之非在氣分, 則在血分, 知斯二者, 則癥瘕二字已盡之矣。 但血癥氣瘕, 各有虛實, 而宜攻宜補, 當審之真而用之確也。 諸

經義
另詳積聚門, 所當參閱。
骨空論曰: 任脈為病, 男子內結七疝, 女子帶下瘕聚。 張子和曰: 遺溺閉癃, 陰痿脬痺, 精滑白淫, 皆男子之疝也。 若血涸, 月事不行, 行後小腹有塊, 或時動移, 前陰突出, 後陰痔核, 皆女子之疝也。 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

血癥七三
瘀血留滯作癥, 惟婦人有之。 其證則或由經期, 或由產後, 凡內傷生冷, 或外受風寒, 或恚怒傷肝, 氣逆而血留, 或憂思傷脾, 氣虛而血滯, 或積勞積弱, 氣弱而不行, 總由血動之時, 餘血未淨, 而一有所逆, 則留滯日積而漸以成癥矣。 然血必由氣, 氣行則血行, 故凡欲治血, 則或攻或補, 皆當以調氣為先。 羅謙甫曰: 養正邪自除, 必先調養, 使營衛充實, 若不消散, 方可議下。 但除之不以漸, 則必有顛覆之害, 若不守禁忌, 縱嗜慾, 其有不喪身者鮮矣。

血瘀作痛, 或成形不散, 在臍腹之下, 若暫見停蓄而根盤未固者, 只宜五物煎, 或決津煎加減主之, 則血無不去, 痛無不止, 足稱神劑。

婦人形氣病氣俱實, 或腹脹, 或痛甚, 而新有所逆, 但欲行滯止痛者, 宜通瘀煎, 失笑散, 玄胡當歸散, 加減四物湯之類, 疏之導之, 氣通滯去, 痛必自愈。 若稍久且堅而欲消之磨之, 宜三稜煎, 萬病丸之類主之。

形氣強壯而瘀血不行, 或大病結閉, 或腹脹痛甚, 有非下不可者, 宜[良方]桃仁承氣湯下之最捷, 或用奪命丹, 桃仁煎, 川山甲散, 赤金豆之類皆可。 然下須詳慎, 非有大實不得已之證, 不宜妄用。

養正之法, 當察陰陽上下, 病之久新, 及邪正強弱之勢。 其有停瘀雖甚而元氣困弱者, 不可攻。 病久而弱, 積難搖動者, 不可攻。 凡此之類, 皆當專固根本, 以俟其漸磨漸愈, 乃為良策。 如鬱結傷脾者, 宜用歸脾湯, 逍遙飲, 壽脾煎。 脾胃虛寒者, 宜溫胃飲, 養中煎, 六君子湯。 肝腎虛寒者, 宜大營煎, 煖肝煎, 理陰煎, 或[良方]交加散亦可。 脾腎虛寒, 大便泄瀉或不實者, 宜胃關煎, 理陰煎。 病久脾腎氣滯而小腹痛脹者, 宜八味地黃丸。 肝火不清, 血熱而滯者, 宜加味逍遙散。 以上諸證, 凡虛中帶滯者, 不妨於前藥中各加行氣導滯之品, 此在用者之圓活也。

婦人久癥宿痞, 脾腎必虧, 邪正相搏, 牢固不動, 氣聯子臟則不孕, 氣聯衝任則月水不通。 內治之法宜如前, 外以阿魏膏貼之, 仍用熨痞方, 或用琥珀膏亦可。 然必須切慎七情及六淫, 飲食起居, 而不時隨證調理, 庶乎可愈。

食癥七四
凡飲食留聚而為癥痞者, 或以生冷, 或以風寒, 或以忿怒氣逆, 或以勞倦饑餒, 而飲食疊進不用消化, 則積而成癥矣。 然胃氣強者必不致留聚飲食, 而飲食之不能化者, 必由脾腎氣弱而然。 所以治此者, 宜酌虛實而為攻補, 庶乎得效也。 諸治法詳積聚門, 宜參而用之。

立齋曰: 前證若形氣虛弱, 須先調補脾胃為主, 而佐以消導。 若形氣充實, 當先疏導為主, 而佐以補脾胃。 若氣壅血滯而不行者, 宜用烏藥散, 散而行之。 若脾氣虛而血不行者, 宜用四君, 芎, 歸, 補而行之。 若脾氣鬱而血不行者, 宜用歸脾湯, 解而行之。 若肝腎血燥而不行者, 宜用加味逍遙散, 清而行之。 大抵食積痞塊之證, 皆以邪氣盛則實, 真氣奪則虛, 但當養正辟邪, 而積自除矣。 雖曰堅者削之, 客者除之, 若胃氣未虛, 或可少用, 若病久虛乏者, 不宜輕用。

氣瘕七五
瘕者, 假也。 所謂假者, 謂其形雖若癥, 而原無根窠, 非若癥痞之堅頑有形者也。 蓋有形者, 或因血積, 或因食積, 積有定形, 所不可移易者也。 無形者, 病氣在氣分, 氣逆則甚, 氣散則緩, 聚散無根者也。 惟其無根, 故能大能小, 或左或右。 或近?肋而如臂如指, 則謂之?癖; 或下臍腹而為脹為急, 則謂之疝瘕。 [難經]曰: 病有積聚, 何以別之? 然, 積者陰氣也, 陰沉而伏。 聚者陽氣也, 陽浮而動。 故積者五臟之所生, 聚者六腑之所成也。 然則癥由於積, 積在陰分而有淵藪, 故攻之非易; 瘕由於聚, 聚在陽分而猶烏合, 故散之非難, 此癥瘕之辨有如此。 惟散之之法, 最有因通因塞之妙用, 而人多莫之知也。

凡病在氣分, 而無停蓄形積者, 皆不可下。 蓋凡用下者, 可除有形, 而不可以除無形。 若氣因形滯者, 去其積則氣亦順, 自無不可。 若全在無形氣分, 即下亦不去, 而適足以敗正氣也, 宜切識之。

散氣之法, 止在行氣, 蓋氣行則散也。 但行氣之法, 大有權宜, 如氣實則壅滯, 宜破而行之; 氣閉則留蓄, 宜利而行之; 氣熱則乾涸, 宜寒而行之; 氣寒則凝結, 宜溫而行之, 此散氣治瘕之大法也。 然瘕聚之證, 使果氣強力健, 則流行不息, 又何瘕聚之有? 惟正氣不行, 而後邪氣得聚, 經曰: 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故凡為此病, 必氣虛者多, 虛不知補, 則正氣不行, 正氣不行, 則邪氣不散, 安望其有瘳乎? 但實者有據, 故顯而易見, 虛每似實, 故隱而難知, 此所以當辨其真也。

破氣行氣之劑, 凡氣實氣壅之甚而為脹為痛者, 宜排氣飲, 木香順氣散, 木香調氣散, 四磨湯, 諸七氣湯之類主之。 若血中之氣滯而為瘀為痛者, 宜失笑散, 通瘀煎, 調經飲, 甚者[良方]奪命丹。 疝瘕氣聚者, 荔香散, 甚者天台烏藥散。 氣結膀胱, 小水不利者, 小分清飲, 四苓散, 五苓散。 氣結大腸, 乾秘不行者, 搜風順氣丸, 麻仁丸。 水虧血虛而秘滯者, 濟川煎。 肝氣逆而為聚者, 解肝煎, 兼火者, 化肝煎。 氣聚兼熱, 火鬱不行者, 抽薪飲, 大分清飲, 寒滯不行, 氣結脹聚者, 抑扶煎, 和胃飲, 丁香茯苓湯。 三焦壅滯, 氣道不清而中滿腫脹者, 廓清飲。 痰飲水氣停蓄胸?, 而為吞酸嘔逆者, 苓朮二陳煎, 六安煎, 和胃飲, 括痰丸之類主之。 以上諸法, 惟氣實瘕聚者宜之, 凡元氣不足者, 皆不可用。

補氣以行氣之劑, 如聖愈湯, 參歸湯, 七福飲, 皆能調心氣之虛滯。 五味異功散, 參朮湯, 能理心脾之氣虛不行。 獨參湯, 參附湯, 能助肺以行五臟之治節。 若脾胃氣虛而滯者, 惟六君子湯, 歸脾湯為宜。 脾胃虛寒而滯者, 必溫胃飲, 理中湯, 五君子煎最佳。 若虛在脾腎陰分, 氣有不行而或為痰飲, 或為脹滿, 或為嘔吐腹痛等證, 非理陰煎不可。 若虛在血中之氣而為滯為痛, 微則四物湯, 甚則五物煎, 決津煎, 大營煎方可。 若肝腎寒滯, 小腹氣逆而痛者, 必煖肝煎以溫之。 若脾腎氣虛, 門戶不要而為滯為痛者, 必胃關煎以固之。 若元氣下陷, 滯而不升者, 宜補中益氣湯, 舉元煎以舉之。 若元氣大虛, 氣化不行而滯者, 必五福飲, 十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