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血證論 >> 正文

血證論-卷七第 3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22:56:42

小調經湯
當歸 (三錢) 、赤芍 (三錢) 、沒藥 (二錢) 、琥珀 (二錢) 、桂枝 (二錢) 、 細辛 (五分) 、麝香 (少許)
當歸補血, 赤芍行血, 樹脂似人之血, 沒藥為樹脂所結, 故能治結血, 琥珀乃樹脂所化, 故能化死血, 四藥專治瘀血, 亦云備矣, 而又恐不能內行外達也, 故領以辛桂麝香, 使藥性無所不到, 而內外上下, 自無伏留之瘀血, 所以不循經常者, 多是瘀血阻滯, 去瘀即是調經。

小柴胡湯
柴胡 (八錢川產為真) 、黃芩 (三錢) 、半夏 (三錢) 、大棗 (三枚) 、 人參 (二錢) 、甘草 (一錢) 、生薑 (二錢)
此方乃達表和裏, 升清降濁之活劑, 人身之表, 腠理實營衛之樞機, 人身之裏, 三焦實臟腑之總管, 惟少陽, 內主三焦, 外主腠理, 論少陽之體, 則為相火之氣, 根於膽腑, 論少陽之用, 則為清陽之氣, 寄在胃中, 方取參棗甘草, 以培養其胃, 而用黃芩半夏, 降其濁火, 柴胡生薑, 升其清陽, 是以其氣和暢, 而腠理三焦, 罔不調治, 其有太陽之氣, 陷於胸前而不出者, 亦用此方, 以能清裏和中, 升達其氣, 則氣不結而外解矣, 有肺經鬱火, 大小便不利, 亦用此者, 以其宣通上焦, 則津液不結, 自能下行, 肝經鬱火, 而亦用此, 以能引肝氣使之上達, 則木不鬱, 且其中, 兼有清降之品, 故餘火自除矣, 其治熱入血室諸病, 則尤有深義, 人身之血, 乃中焦受氣, 取汁變化而赤, 即隨陽明所屬衝任兩脈, 以下藏於肝, 此方非肝膽臟腑中之藥, 乃從胃中清達肝膽之氣者也, 胃為生血之主, 治胃中, 是治血海之上源, 血為肝之所司, 肝氣既得清達, 則血分之鬱自解, 是正治法, 即是隔治法, 其靈妙有如此者。

犀角地黃湯
犀角 (錢半) 、生地 (五錢) 、白芍(三錢)、丹皮(三錢)
犀牛屬土, 而秉水精, 地黃土色, 而含水質, 二物皆得水土之氣, 能滋胃陰, 清胃火, 乃治胃經血熱之正藥, 然君火之主在心, 故用丹皮以清心, 相火所寄在肝, 故用白芍以平肝, 使君相二火, 不湊集於胃, 則胃自清而血安。

甘露飲
天門冬 (三錢) 、麥門冬 (三錢) 、生地黃 (三錢) 、熟地黃 (三錢) 、 黃芩 (三錢) 、枳殼 (一錢) 、石斛 (三錢) 、茵陳 (三錢) 、甘草 (一錢) 、 批把葉 (二片去毛)
陳脩園曰, 胃為燥土, 喜潤而惡燥, 喜降而惡升, 故用二地二冬石斛甘草, 潤以補之, 批杷枳殼, 降以順之, 若用連蘗之苦, 則增其燥, 若用?朮之補, 則慮其升, 即有濕熱, 用一味黃芩以折之, 一味茵陳以滲之足矣,蓋以陽明之治, 重在養津液, 方中地冬等藥, 即豬苓湯, 用阿膠以育陰意也,茵陳芩枳, 即豬芩湯, 用滑澤以除垢意也。

清燥救肺湯
人參 (一錢) 、甘草 (一錢) 、芝麻 (一錢) 、黑石膏 (二錢) 、煆阿膠 (一錢) 、 杏仁 (一錢去皮尖) 、麥冬 (二錢) 、枇杷 (葉炙一片) 、 桑葉 (三錢冬)
喻喜言曰, 諸氣膹鬱之屬於肺者, 屬於肺之燥也, 而古今治氣鬱之方, 用辛香行氣, 絕無一方治肺之燥者, 諸嘔喘痿之屬於上, 亦屬於肺之燥也, 而古今治法, 以痿嘔屬胃經, 以喘屬肺, 是則嘔與痿屬之中下, 而惟喘屬上矣, 所以亦無一方, 及於肺之燥也, 即喘之屬於肺者, 非行氣, 即泄氣, 間有一二用潤劑, 又不得肯綮, 今擬此方, 名清燥救肺, 大約以胃為主, 胃土為肺金之母也, 其天冬知母, 能清金滋水, 以苦寒而不用, 至苦寒降火之藥, 尤在所忌, 蓋肺金自至於燥, 所存陰氣不過一線, 倘更以苦寒下其氣, 傷其胃, 尚有生理乎, 誠仿此增損, 以救肺燥, 變生諸證, 庶克有濟。

保和湯
甘草 (二錢)、阿膠(三錢)、百合(三錢)、知母(三錢)、貝母(三錢)、五味子(一錢)、天冬 (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三錢)、薄荷(一錢)、 飴糖(三錢)、薏苡仁(三錢)、馬兜鈴(二錢)
肺經之津足, 則痰火不生, 而氣沖和, 若津不足, 則痰凝火鬱, 痿欬交作, 而氣失其和矣, 方用飴糖甘草阿膠, 補胃以滋肺津, 復加清火袪痰斂浮解鬱之品, 凡以保護肺金, 使不失其和而已, 葛可久此方, 雖不及救肺湯之清純, 然彼以滋乾為主, 此以清火降痰為主, 各之用意不同, 無相詆訾。

麥門冬湯
麥冬(二兩) 半夏(六錢)、人參(四錢)、甘草 (四錢)、粳米(一盞)、大棗 (十二枚)
參米甘棗四味, 大建中氣, 大生津液, 胃津上輸於肺, 肺清而火自平, 肺調而氣自順, 然未逆未上之火氣, 此固足以安之, 而已逆已上之火氣, 又不可任其遲留也, 故君麥冬以清火, 佐半夏以利氣, 火氣降, 則津液生, 津液生而火氣自降, 又并行而不悖也, 用治燥痰欬嗽, 最為對症, 以其潤利肺胃, 故亦治隔食, 又有衝氣上逆, 挾痰血而干肺者, 皆能治之, 蓋衝脈起於胞中, 下通肝腎, 實則麗於陽明, 以輸陽明之血, 下入胞中, 陽明之氣順, 則衝氣亦順, 胞中之血與水, 皆返其宅, 而不上逆矣, 此方與小柴胡合看更明, 小柴胡, 是從胃中引衝氣上行, 使火不下鬱之法, 此方是從胃中降衝氣下行, 使火不上干之法, 或去粳米, 加蜜, 更滋潤。

四磨湯
人參、烏藥、檳榔、沉香 (各等分)
上藥磨水煎服, 治上氣喘急, 取人參滋肺, 以補母之氣, 取沉香入腎, 以納氣之根, 而後以檳榔烏藥, 從而治之, 瀉實補虛, 洵為調納逆氣之妙法, 蓋肺為陽, 而所以納氣下行者, 全賴陰津, 故用人參以生津, 腎為陰。 而所以化氣上行者, 全賴真陽, 故用沉香以固陽, 為沉其水, 故能宜納水中之陽也。

桂苓五味甘草湯
桂枝尖 (三錢)、雲茯苓 (四錢)、炙甘草 (二錢)、五味子 (一錢) 此治腎中水氣騰溢, 陰火上衝, 面赤咽痛, 欬逆諸病, 桂苓抑水下行, 水行即是氣行, 然逆氣非斂不降, 故以五味之酸斂其氣, 土厚則陰火自伏, 故以甘草之甘, 補其中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