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卷二吐血
平人之血, 暢行脈絡, 充達肌膚, 流通無滯, 是謂循經, 謂循其經常之道也, 一旦不循其常, 溢出於腸胃之間, 隨氣上逆, 於是吐出, 蓋人身之氣游於血中, 而出於血外, 故上則出為呼吸, 下則出為二便, 外則出於皮毛而為汗, 其氣沖和則氣為血之帥, 血隨之而運行, 血為氣之守, 氣得之而靜謐, 氣結則血凝, 氣虛則血脫, 氣迫則血走, 氣不止而血欲止, 不可得矣, 方其未吐之先, 血失其經常之道, 或由背脊走入膈間, 由膈溢入胃中, 病重者其血之來, 辟辟彈指, 漉漉有聲, 病之輕者, 則無聲響, 故凡吐血, 胸背必痛, 是血由背脊而來, 氣迫之行, 不得其和, 故見背痛之證也, 又或由兩脅肋, 走油膜, 入小腸, 重則潮鳴有聲, 逆入於胃, 以致吐出, 故凡失血, 復多腰?疼痛之證, 此二者, 來路不同, 治法亦異, 由背上來者, 以治肺為主, 由脅下來者, 以治肝為主, 蓋肺為華蓋, 位在背與胸膈, 血之來路, 既由其界分溢出, 自當治肺為是, 肝為統血之臟, 位在脅下, 血從其地而來, 則又以治肝為是, 然肝肺雖係血之來路, 而其吐出, 實則胃主之也, 凡人吐痰吐食, 皆胃之咎, 血雖非胃所主, 然同是吐證, 安得不責之於胃, 況血之歸宿, 在於血海, 衝為血海, 其脈麗於陽明, 未有衝氣不逆上, 而血逆上者也,
仲景治血以治衝為要, 衝脈麗於陽明, 治陽明即治衝也, 陽明之氣, 下行為順, 今乃逆吐, 失其下行之令, 急調其胃, 使氣順吐止, 則血不致奔脫矣, 此時血之原委, 不暇究治, 惟以止血為第一要法, 血止之後, 其離經而未吐出者, 是為瘀血, 既與好血不相合, 反與好血不相能, 或壅而成熱, 或變而為癆, 或結瘕, 或刺痛, 日久變證, 未可預料, 必亟為消除, 以免後來諸患, 故以消瘀為第二法, 止吐消瘀之後, 又恐血再潮動, 則須用藥安之, 故以甯血為第三法, 邪之所輳, 其正必虛, 去血既多, 陰無有不虛者矣, 陰者陽之寸, 陰虛則陽無所附, 久且陽隨而亡, 故又以補虛為收功之法, 四者乃通治血證之大綱, 而綱領之中, 又有條目, 今并詳於下方云。
一止血其法獨取陽明, 陽明之氣, 下行為順, 所以逆上者, 以其氣實故也, 吐血雖屬虛證, 然係血虛非氣虛, 且初吐時, 邪氣最盛, 正雖虛而邪則實, 試思人身之血, 本自潛藏, 今乃大反其常, 有翻天覆地之象, 非實邪與之戰?, 血何從而吐出哉, 故不去其邪, 愈傷其正, 虛者益虛, 實者愈實矣, 況血人胃中, 則胃家實, 雖不似傷寒證, 以胃有燥屎, 為胃家實, 然其血積在胃, 亦實象也, 故必亟奪其實, 釜底抽薪, 然後能降氣止逆, 仲景瀉心湯主之, 血多者, 加童便茅根, 喘滿者, 加杏仁厚朴, 血虛者, 加生地當歸, 氣隨血脫不歸根者, 加人參當歸五味附片, 有寒熱者, 加柴胡生薑, 或加乾薑艾葉, 以反佐之, 隨證加減, 而總不失其瀉心之本意, 則深得聖師之旨, 而功效亦大, 蓋氣之原在腎水, 虛則氣熱, 火之原在心, 血虛則火盛, 火熱相搏則氣實, 氣實則逼血妄行, 此時補腎水以平氣, 迂闊之談也, 補心血以配火, 不及之治也, 故惟有瀉火一法, 除暴安良, 去其邪以存其正, 方名瀉心, 實則瀉胃, 胃氣下泄, 則心火有所消導, 而胃中之熱氣, 亦不上壅, 斯氣順而血不逆矣, 且大黃一昧, 能推陳致新, 以損陽和陰, 非徒下胃中之氣也, 即外而經脈肌膚軀殼, 凡屬氣逆於血分之中, 致血有不和處, 大黃之性, 亦無不達, 蓋其藥氣最盛, 故能克而制之, 使氣之逆者, 不敢不順, 既速下降之勢, 又無遺留之邪, 今人多不敢用, 惜哉, 然亦有病之輕者, 割雞焉用牛刀, 葛可久十灰散, 亦可得效, 義取紅見黑即止之意, 其妙全在大黃降氣即以降血, 吐血之證, 屬實證者十居六七, 以上二方, 投之立效, 然亦有屬虛屬寒者, 在吐血家, 十中一二, 為之醫者不可不知也, 虛證去血太多, 其證喘促昏潰, 神氣不續, 六脈細微虛浮散數, 此如刀傷出血, 血盡而氣亦盡, 危脫之證也, 獨參湯救護其氣, 使氣不脫, 則血不奔矣, 寒證者, 陽不攝陰, 陰血因而走溢, 其證必見手足清冷, 便溏遺溺, 脈細微遲澀, 面色滲白, 辱口淡和, 或內寒外熱, 必實見有虛寒假熱之真情, 甘草乾薑湯主之, 以陽和運陰血, 虛熱退而陰血自守矣, 然血係陰汁, 剛燥之劑, 乃其所忌, 然亦有陽不攝陰者, 亦當用薑附也, 上寒下熱, 芩連薑附同用亦有焉, 以上數法, 用之得宜, 無不立愈, 其有被庸醫治壞, 而血不止者, 延日己久, 證多雜見, 但用已上諸方, 未能盡止血之法, 審係瘀血不行, 而血不止者, 血府逐瘀湯主之, 火重者, 加黃芩黃連, 痰多者, 加雲苓瓜霜, 欬逆, 加杏仁五昧寸冬, 盜汗身熱, 加青蒿冬桑葉黃柏牡蠣, 喘者, 加杏介蘇子, 身痛, 胸腹滿, 大便閉, 為瘀結, 加大黃, 如欲求詳, 參看痰瘀癆熱等門, 乃盡其治, 又有審病之因, 而分別以止其血者, 治法尤不厭詳, 因於酒及煎炒厚味之物者, 其證脈數滑, 口乾燥, 胸中煩熱, 大小便不利, 宜用白虎湯, 加茵陳炒槴大黃藕節治之, 因於外感者, 先見頭痛惡寒發熱, 脈浮而緊者, 為寒犯血分, 外束閉而內逆壅, 是以吐血, 麻黃人參芍藥湯治之, 若脈浮而數者, 為傷風, 風為陽邪, 宜小柴胡湯, 加荊芥防風當歸白芍丹皮蒲黃知母石膏杏介治之, 若因瘟疫, 外證頗似傷寒, 而內有伏熱攻發, 口舌胎白, 惡熱羞明, 小便短赤, 大便濁垢, 心中躁煩, 脈見滑數, 宜升降散, 加桃仁丹皮花粉生地蔞仁石膏杏仁甘草治之, 犀角地黃湯亦治之, 若因於暑, 則發熱心煩, 暑者, 濕熱二氣合化之名也, 以清熱利濕為主, 升降清化湯, 加防己木通蔞仁治之, 病輕者去大黃, 因於怒氣逆上, 血沸而吐者, 宜丹梔逍遙散, 加青皮牡蠣蒲黃膽草治之, 氣火太甚者, 則用當歸蘆薈丸, 以平其橫決, 因於勞倦困苦飢飽不勻, 以及憂思抑鬱, 心神怔忡, 食少氣短, 吐血虛煩者, 宜用歸脾湯主之, 中土虛寒者加煨薑, 虛熱者加柴胡山梔, 因於跌打損傷, 以及用力努掙, 而得失血之證者, 法宜補氣以續其絕, 消瘀以治其傷, 四物湯, 加黃?人參續斷桃仁紅花陳酒童便治之, 因於色慾過度, 陰虛火旺, 其證夜則發熱, 盜汗夢交, 耳鳴不寐, 六脈細數芤革, 宜地黃湯, 加蒲黃藕節阿膠五昧治之, 止血之法, 此其大略, 如欲變化而盡善, 非參透全書, 不能絲絲入彀, 總而論之, 血之為物, 熱則行, 冷則凝, 見黑則止, 遇寒亦止, 故有用熱藥止血者, 以行血為止血, 薑艾等是也, 有用涼水止血者, 或用急流水, 或用井華水, 取冷則凝之義, 芩連諸藥, 亦即冷止之義, 有用百草霜京墨十灰散等, 以止血者, 取見黑則止之義, 黑為水之色, 紅為火之色, 水治火故止也, 此第取水火之色, 猶能相剋而奏功, 則能知水火之性, 以消息用藥, 何血證難治之有, 又有用鹹以止血者, 童便馬通揚塵水之類, 此內經鹹走血之義, 童便尤能自還神化, 服制火邪以滋腎水, 大有功用, 故世醫云, 服童便者, 百無不生, 不服童便者, 百無不死, 本人小便, 清晨每服一碗, 名回龍湯, 各種隨筆, 贊回龍湯之妙者, 甚夥, 病家皆所當服也, 顧止血之法雖多, 而總莫先於降氣, 故沉香降香蘇子杏仁旋覆枳殼半夏尖貝厚朴香附之類, 皆須隨宜取用, 而大黃一味, 既是氣藥, 即是血藥, 止血而不留瘀, 尤為妙藥, 識得諸法, 其於止血之用, 思過半矣, 夫所謂止血者, 非徒止其溢入胃中之血, 使不吐出而己也, 蓋大吐之時, 經脈之血, 輻輳而至, 其溢入胃中者, 聽其吐可也, 下可也, 即停留胃中, 亦與糟粕無異, 固無大害也, 獨動於經脈之中, 而尚未溢出者, 若令溢出, 則不可復返矣, 惟急止之, 使猶可復還經脈, 仍循故道, 復返而為沖和之血, 所謂止血者, 即謂此未曾溢出, 仍可復還之血, 止之使不溢出, 則存得一分血, 便保得一分命, 非徒止已人胃中之死血已耳, 今醫動言止血, 先要化瘀, 不知血初吐時, 尚未停蓄, 何處有瘀, 若先逐瘀, 必將經脈中已動之血, 盡被消逐, 則血愈枯而病愈甚, 安能免於虛損乎, 惟第用止血, 庶血復其道, 不至奔脫爾, 故以止血為第一法。
二消瘀血, 既止後, 其經脈中己動之血, 有不能復還故道者, 上則著於背脊胸膈之間, 下則著於?肋少腹之際, 著而不和, 必見疼痛之證, 或流注四肢, 則為腫痛, 或滯於肌腠, 則生寒熱, 凡有所瘀, 莫不壅寒氣道, 沮滯生機, 久則變為骨蒸乾血癆瘵, 不可不急去之也, 且經隧之中, 既有瘀血踞住, 則新血不能安行血恙, 終必妄走而吐溢矣, 故以去瘀為治血要法, 用花蕊石散, 令瘀血化水而下, 且不動五臟真氣, 為去瘀妙藥, 如無花蕊石, 用三七鬱金桃仁牛膝醋炒大黃, 亦有迅掃之功, 顧舊血不去, 則新血斷然不生, 而新血不生, 則舊血亦不能自去也, 譬諸君子之道不長, 則小人之道亦不消, 須知瘀血之去, 乃新血日生, 瘀血無處可留, 迫之不得不去, 故或化而走小便, 或傳而入大腸, 花蕊石, 化血從小便去, 醋黃散, 下血從大便去, 但能去瘀血, 而不能生新血, 不知克敵者存乎將, 袪邪者賴乎正, 不補血而去瘀, 瘀又安能盡去哉, 治法宜用聖愈湯以補血, 加桃仁丹皮紅花枳殼香附雲苓甘草, 補瀉兼行, 瘀既去而正不傷, 治瘀之法, 大指如是, 然亦有宜用溫藥者, 內經曰, 血者喜陰而惡寒, 寒則澀而不流, 溫則消而去之, 且有熱伏陰分, 涼藥不效, 而宜用從治之法, 以引陽出陰者, 方用仲景柏葉湯, 為寒凝血滯之止治, 亦瘀血伏於陰分之從治法也, 然三藥純溫, 設遇火烈之證, 非其所宜, 或略加柔藥調之, 則合四物湯用, 又有合瀉心湯用者, 則直以此反佐之也, 以上通論治瘀之法, 而瘀血著留在身, 上下內外, 又各有部分不同, 分別部居, 直探巢穴, 治法尤百不失一, 審係血瘀上蕉, 則見胸背肩膊疼痛麻木逆滿等證, 宜用血府逐瘀湯, 或人參瀉肺湯, 加三七鬱金荊芥, 使上焦之瘀, 一並廓清, 血瘀中焦, 則復中脹滿, 腰?著痛, 帶脈繞臍一周, 下連血室, 女子以繫胎, 男子以束體, 乃血之管領也, 凡血證, 未有帶脈不病者, 今瘀血滯於其分, 則宜去之以安帶脈, 帶脈在中僬脾之部分, 即從脾治之, 觀仲景腎者湯, 可知治脾即是治帶, 帶有瘀血, 宜用甲己化土湯, 加桃仁當歸薑黃主之, 腰痛甚者, 加鹿角尖, 脅腹痛甚者, 加蒲黃靈脂, 血瘀下焦, 腰以下痛, 小腹季?等處脹滿, 是血瘀肝之部分, 或積胞中血海為痛, 宜歸芎失笑散主之, 大便閉結者, 均加大黃, 仲景逐瘀大劑, 則有抵當湯, 桃仁承氣湯數方, 皆若寒大破下, 為治瘀能事, 亦有當用溫藥下之者, 生化湯及牛夕散主之, 本女科治產後惡露, 及胞衣不下之方, 余謂男女雖異, 其血則同, 同是下焦瘀血, 故借用其方, 往往有驗, 且下焦原係陰分, 上焦之瘀多屬陽熱, 每以溫藥為忌, 下焦之瘀多屬陰凝, 故產婦喜溫而忌寒, 以其血在下焦也, 知此, 則知以溫藥, 治下焦瘀血, 尤為合宜, 然亦須審係寒凝乃用溫藥, 若血室熱, 則仍是桃仁承氣之證, 又有瘀血流注, 四肢疼痛腫脹者, 宜化去瘀血, 消利腫脹, 小調經湯, 加知母雲苓桑皮牛膝治之, 又有瘀血客於肌腠, 阻滯榮衛, 發寒發熱, 似瘧非瘧, 骨蒸盜汗, 欬逆交作, 用小柴胡湯, 加當歸桃仁丹皮白芍主之, 寒甚者, 再加芥穗細辛, 熱甚者, 再加花粉粉葛青蒿知母, 欬有痰火, 加瓜霜杏仁寸冬五昧雲苓知母, 水飲上沖, 加葶藶子, 益小柴胡, 原是從巾上?達肝氣之藥, 使肝氣不鬱, 則暢行肌腠, 而榮衛調和, 今加去瘀之品, 則偏於去瘀, 凡瘀血阻滯榮衛者, 用之立驗, 總而論之, 血瘀於臟腑之間者, 久則變為乾血, 化為癆蟲, 血瘀於軀殼之間者, 或病偏枯, 或化?膿, 血瘀於肌腠之間者, 則變骨蒸, 毛髮焦折, 肢體瘦削, 一切不治之證, 總由不善去瘀之故, 凡治血者, 必先以去瘀為要, 另詳瘀血門。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